七天昏迷后,她竟這樣改寫命運…..
2025-03-08 11:46? 曾子欣?來源:海峽教育報 責任編輯:吳瓊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重生之路不平凡 畫筆點亮夢與光 逆境之下終崛起 色彩傳遞暖大家 近日 2024年“感動福建”十大人物公布 來自福州的“壁畫女孩” 林小燕光榮入選 “重獲新生, 那我一定是有未完成的使命” 林小燕,一個來自福建閩侯的“95后”女孩。2014年,她考入福建師范大學協和學院文化產業系產品設計專業。青春正待綻放,但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將她推向生死邊緣,醫生多次下達病危通知書,家人幾近絕望。 然而,林小燕憑借堅定的意志,在車禍后的第七天奇跡般蘇醒。盡管身體留下了后遺癥,無法長時間站立,但她沒有向命運低頭。 康復期間,她不僅要忍受身體的劇痛和漫長的康復過程,還面臨著家庭因醫療費用而負債累累的壓力。在這艱難的時刻,福建師范大學協和學院師生與社會各界自發籌集13萬元善款,這份溫暖成為她心底不滅的火種,也更加堅定了她戰勝困難的決心。 “我不想讓媽媽太辛苦。”作為家中長女,為減輕母親負擔,林小燕決定一邊完成學業,一邊創業還債。她擺過地攤,去畫室當過助教,到動漫城賣過電影票…… 在大學輔導員羅燕云的眼里,林小燕活潑、陽光,身上有一股韌勁,“在大一時,她就嘗試小創業”。 2016年,大二的她與同窗好友創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專注于壁畫創作,并在畢業后開辦了“木木小鳥”工作室。 說起“木木小鳥”,這個名字來自林小燕的本名。“‘木木’象征創作能扎根自然,立足自然,‘小鳥’則寓意自由與活力,希望作品和團隊伙伴都能像小鳥一樣充滿生機和感染力。”林小燕說。 回憶起自己接的第一單生意,小燕依舊覺得很感恩。“當時是為一家網吧繪制‘英雄聯盟’主題壁畫,賺了3000元報酬,雖然不多,卻是我創業路上的第一道曙光,也堅定了我壁畫創業的方向。” 如今,“木木小鳥”工作室憑借不服輸的勁頭,不僅成長為年營業額超千萬元的創業標桿,還為近百人撐起了就業藍天。 “反哺母校,她是導師也是引路人” 林小燕的創業故事,不僅是個人的奮斗史,更是一段與母校福建師范大學協和學院緊密相連的溫情篇章。她的成功,離不開母校的支持,而她也用實際行動反哺母校,帶領學弟學妹共同成長。 每年,福建師范大學協和學院都有10多名大學生來到位于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園的“木木小鳥”工作室實習。林小燕坦言,將工作室安置于校園創業園,一方面是學院為在校創新創業大學生提供免費場地扶持,另一方面是希望用自己的經歷,給學弟學妹們鼓鼓勁,傳授他們一些經驗,讓他們大膽追夢。“當時聽完小燕姐的宣講講座,我就想跟著她奮斗。”環境設計專業的李馨語回憶道。 和李馨語一樣,產品設計專業的吳蜻虹也在聽完講座后加入了林小燕的團隊。這位來自四川的姑娘坦言,自己與學姐有著相似的經歷,很多事情都產生了共鳴。在她眼中,林小燕不僅是創業導師,更像是她人生的“引路人”。 動畫專業的高佳瑩感慨道:“小燕姐姐是我的伯樂。”大一期間,她曾因經驗不足創業失敗,后遇到林小燕,不僅學到了寶貴的經驗,少走了許多彎路,還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據悉,對于學生創新創業方面,福建師范大學協和學院也作出了相應的政策支持。“學院積極探索‘課賽創一體化’模式,每年投入50萬元資助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并提供3000平方米‘租金水電全免’的創業孵化基地。”福建師范大學協和學院黨委常務副書記陳林男表示。 此外,依托福建協和大學和福建師范大學的厚重文化底蘊,福建師范大學協和學院推進打造“山高水長”校友文化品牌,持續深化校友與母校的情誼。 “畫筆為媒,用微光照亮社會每個角落” “我曾被光照亮,現在也想成為別人的光。”林小燕告訴記者,因曾受社會幫助,她心懷感激,希望能以畫筆為媒來傳遞溫暖、回饋社會。 據悉,自發起“一年一公益”行動以來,林小燕團隊用色彩溫暖了許多群體:為孤獨癥兒童美化家園,在墻上繪制“暖心”主題的小火車;走進校園和社區普及安全知識;帶領福建省未成年人管教所的少年共繪“新年禮物”…… 如今,林小燕團隊已與福建省星光救援隊達成合作,作為愛心企業積極參與生命救援25次、助困公益活動39次,舉辦愛心課堂88場,持續為社會貢獻力量。 此外,她的團隊組成也十分多元化。“我們團隊里還有寶媽、聾啞人,大家因熱愛繪畫相聚,也憑借這份熱愛有了不錯的收入。”林小燕表示,只要對繪畫有興趣,無論基礎如何都可加入團隊。“加入團隊后,小燕不僅免費教我,還在學成后帶我參與項目,現在通過畫畫,我感覺找到了自己的價值。”一位曾全職帶娃的寶媽說。 更深遠的影響在于傳承。由一束微光形成滿天星光,林小燕帶動學弟學妹們在各自的家鄉創業就業。 “之前帶過的一個2015級的學弟符恩謙,現在也在他的家鄉浙江從事壁畫創作。”林小燕說。此外,湖北武漢的潘威、山東德州的崔志朋,以及福建的廈門、漳州、寧德等地,也有學弟學妹們組建了各自的新團隊,并吸納更多同樣熱愛繪畫的群體加入。這些年輕人在不同城市延續著“用畫筆照亮角落”的使命,讓溫暖的光束從福州輻射向更廣闊的天地。 “畢業后我也想回到家鄉,去帶動更多家鄉人,包括特殊群體,為他們開辟一條謀生之路,像小燕姐一樣成為發光體,以微薄之光照亮他人。”吳蜻虹堅定地說道。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