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遲中考分流、學前教育逐步免費……這些兩會建議和孩子密切相關
2025-03-05 13:39? ?來源:央廣網、中國新聞周刊、大象新聞、廣東教育傳媒、中國新聞網、中國新聞周刊等 責任編輯:吳瓊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今天 全國兩會正式拉開帷幕 作為國家政治生活的“重頭戲” 每年兩會都承載著億萬民眾的期待 今年的全國兩會上 都有哪些和青少年相關的建議 最受關注? 一起來看! 建議推遲中考分流時間 全國人大代表李楊接受采訪時表示,孩子的成長發展速度各有差異,對于一些在初中階段尚未完全發掘自身潛力,或因各種原因中考失利的學生來說,分流可能限制了他們繼續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機會。因此,建議將分流時間從中考后適當推遲到高中階段初期,讓學生在高中接受一段時間的綜合教育后,再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長和學業成績等進行更科學合理的分流,讓孩子及家長自主選擇發展方向。 建議學前教育逐步免費 全國人大代表庹慶明接受采訪時表示,2025年1月印發的《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首次將“探索逐步擴大免費教育范圍”納入國家教育發展戰略。為此,建議探索建立免費學前教育制度,將免費學前教育納入國家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列入“十五五”規劃重點工程統籌實施。 庹慶明建議,免費學前教育制度可分三步走:一是2025年-2027年試點階段,在長三角、珠三角等發達地區試點實行3年全免費,中部省份在優先保障殘疾等特殊學前兒童學前教育免費的基礎上,試點實施一年或兩年學前教育免費。二是2028年-2030年推廣階段,建立學前教育經費中央與地方分檔分擔機制,將免費學前教育納入基本公共服務清單。三是2031年-2035年完善階段,實現3-6歲免費學前教育全覆蓋。 建議教育和引導青少年遠離網紅誘惑 全國政協委員、岳陽市岳陽樓區橋西小學高級教師柳玲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兩會重點關注網紅亂象問題,她建議要有效規范網紅行為,教育和引導青少年遠離網紅誘惑,避免盲目崇拜和模仿。她認為,青少年時期是個體形成價值觀和人生觀的關鍵階段,青少年群體對于新鮮事物充滿好奇,辨別能力和判斷力尚在發展之中。當前,網紅亂象影響部分青少年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易造成青少年名利觀的扭曲和就業觀的偏差,也會對青少年心理和行為舉止造成不良影響。教育和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價值取向,需要監管部門社會各方協同發力,為青少年共筑一片網絡晴空。 建議加強中小學校園餐營養均衡 全國政協委員郁瑞芬接受采訪時指出,數據顯示,我國6-17歲兒童青少年營養不良率為8.5%,超重肥胖率達19.0%。她在調研中發現,當前校園餐存在營養搭配不合理、不科學,食材檢測不足、缺乏有效監管機制等問題。郁瑞芬建議,國家應制定《校園餐營養標準》,并強化學校主體責任,推動校園餐信息化管理,加強社會共治。 建議建立教育類APP黑白名單制度 孩子學習的APP里怎么亂七八糟?內容低質、收費失當、過度娛樂化、虛假宣傳、付費陷阱、違法違規采集信息……近年來,教育類APP魚龍混雜,給師生和家長帶來嚴重困擾。全國政協委員李孝軒建議,嚴厲打擊教育類APP違法運營行為;加快推進教育類APP分類管理;加快建立教育類APP“黑白名單”制度;壓實各責任主體的監管責任,“凡進必審”“誰選用誰負責”“誰主管誰負責”。 建議心理健康納入必修課 近日,全國政協委員、香江集團董事長翟美卿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擬提交一份關于推動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提案。翟美卿在工作和調研中發現,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凸顯,抑郁、焦慮、校園欺凌等事件時有發生,嚴重威脅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她建議,學校每年開展一至兩次常態化心理健康篩查,將心理健康納入必修課。“建議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統一標準,推動心理健康教育規范化,規范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設置、師資配備、篩查評估標準等。”翟美卿表示,建議通過建設社區心理驛站、互聯網心理咨詢等方式提供支持補充,形成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的多元協作機制。 建議加強中小學校外實踐教育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淮安市新安小學校長張大冬建議,從頂層設計、課程、師資等方面發力,加強中小學校外實踐教育。他建議: 1.國家層面制定專門的中小學校外實踐教育指導意見,明確各級政府、教育部門、學校、社會機構及家庭的責任與義務。 2.推動建立校外實踐教育場所資源庫,對博物館、科技館、美術館、紅色教育基地等場所進行分級管理,鼓勵社會力量開放或建設適合學生實踐的場館。 3.指導學校結合自身培養目標和學生特點,開發構建系統性的校外實踐教育課程框架,涵蓋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勞動技術、藝術體育等多個領域。 4.定期組織校外實踐教育教師參加專業培訓,并建立校外實踐教育教師資格認證制度。積極吸納社會各界人士擔任校外實踐教育兼職教師。 5.加強對實踐活動場地、設備設施的安全檢查和風險評估,為學生購買足額的意外保險。建立校外實踐教育活動的備案和審批制度,加強對活動全過程的監管。 建議逐步淡化“重點高中”標簽 全國政協委員陳偉志建議,逐步淡化“重點高中”標簽,深入推進中考制度改革和試點工作,完善制度建設,促進高中階段學校多樣化發展。 陳偉志表示,近年來,各地出現了一些以“重點”“示范”高中及其開辦的分校為代表的“超級中學”,憑借歷史形成的壟斷地位和資源優勢,通過跨地區掐尖招生的方式,不斷搶奪縣域高中優質生源,并以此吸引縣域優秀高中教師,形成了“虹吸效應”,擠占縣域高中發展機會和必備的資源。陷入“發展鎖定”的縣中處于低位運行,教師難以獲得職業認同感。由于“超級中學”的存在,加劇了社會對于教育的焦慮,破壞了縣域基礎教育的生態。 建議故意傷害致人重傷刑責年齡降至12歲 全國人大代表張伯禮為2025年全國兩會準備的一份建議與校園霸凌及建立分級追責機制相關。在當前惡性校園霸凌案件中,部分施暴者因年齡問題免于刑事處罰并引發爭議。張伯禮建議,調整刑事責任年齡適用范圍,將故意傷害致人重傷刑責年齡降至12歲。 張伯禮表示,在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原則的基礎上建立分級追責機制。參考日本“特定少年”制度,對12—14周歲涉嫌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等惡性犯罪的未成年人,可設定經最高檢核準追究刑責的特殊程序;同時建議取消14—16周歲施暴者在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案件中的年齡豁免。 此類調整通過最高檢核準程序嚴格把關,既體現對極端惡性犯罪的零容忍,又避免“一刀切”可能造成的誤判。配套措施包括強制家庭教育指導、心理干預等制度,以實現懲戒與矯治的有機統一。 建議高校開設創新創業必修課 近日,全國人大代表胡東方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為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建議高校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人才培養體系,開設創新創業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普及創新創業知識。建設一批創新創業導師隊伍,為學生提供創業指導、項目孵化等服務。舉辦創新創業大賽、創業訓練營等活動,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建議研究生考試提前至9月 近日,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民航大學副校長吳仁彪接受采訪時指出,當前研究生考試與錄取時間安排,與大學生就業規劃存在一定沖突。研究生考試一般從12月下旬開考,至次年5月下旬錄取工作結束,而用人單位招聘高峰期集中在9-12月,也就是說,考生如果要全力備考,只能放棄秋招。然而,一旦研究生考試落榜,馬上就面臨畢業離校,求職成功機會很少。 因此,吳仁彪建議,經全國人大審議提前一年確定招生計劃,將研究生考試時間提前至每年九月的第二個周末,錄取工作提前到11月中旬結束,如此一來,未能上線以及復試落榜的考生便能及時投身就業市場。 建議取消招聘35歲年齡門檻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表示,年齡歧視、性別歧視、學歷歧視等現象普遍存在,特別是在國家已經明確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方案并付諸實施后,年齡歧視更對勞動者就業權益造成直接損害。鄭功成認為,35歲限制入職現象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主管部門應進行有效干預。在人均受教育年限和人均預期壽命持續延長、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大背景下,就業領域年齡歧視現象的泛濫及其不良效應日益凸顯,要盡快遏制就業年齡歧視現象持續的勢頭,制定糾正這一嚴重損害高質量就業問題的時間表與路線圖。 他建議,相關主管部門清理原有的帶有年齡歧視的政策性文件,制定專項行動方案,營造不因年齡影響平等就業、公平就業的政策環境。國家應當明確機關事業單位在糾正各類就業歧視現象特別是年齡歧視現象中發揮帶頭作用,并接受社會監督。相關主管部門應當開通就業年齡歧視的申訴途徑,建立相應處理機制。同時,建立就業歧視公益訴訟制度。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