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英語課堂“破繭記”
2025-02-19 18:25? 趙舒文?來源:海峽教育報 責任編輯:吳瓊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編者按:今日,福建日報報紙版面第5版刊發教育全媒體中心記者趙舒文的文章——《鄉村英語課堂“破繭記”》。文章報道了面對鄉村學校英語教學的困境,寧德市教育工作者如何積極探索破局之道,讓鄉村孩子愛上英語、學好英語。 詳細報道 一起來看看—— 這是我們的孩子在英語演講比賽中獲得的三等獎!”近日,記者走進寧德市蕉城區黃家學校,該校教師陸德彩曬出了六年級學生黃芷焓在“遠山之聲——Happy English Happy Speech”演講比賽中的獲獎證書。這個由北京情系遠山公益基金會搭建的展示平臺,見證著大山深處發生的教育蝶變。 “雙師”帶來顯著成效 2024年秋季開學的那天,讓黃家學校的學生們記憶深刻。當他們踏入教室,多媒體設備早已就緒,陸德彩眼中滿是期許,“同學們,屏幕里的這位老師,以后將帶領大家探索英語的奇妙世界”。 自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召開以來,全國各地開啟了教育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2024年,義務教育階段英語教材再一次迎來全方位的革新。此次改版,不是簡單的內容更新,而是對學生學習方法與策略的深度重塑。這一系列變化,猶如一道道難關,橫亙在鄉村學校學生的面前。 面對鄉村學校英語教學的困境,寧德市教育工作者積極探索破局之道。“啟用雙師課堂,只需在教室再安裝一個攝像頭,便可開啟全新的教學模式?!睂幍率薪逃夹g與資源發展中心負責人肖克成說,2021年,寧德市與北京情系遠山公益基金會的“大山的孩子會英語”項目成功牽手,采用“線上+線下”的“互聯網+”授課方式在鄉村學校進行英語教學。截至目前,已累計為200多所學校、400多個班級、5000多名學生,每周開展2節小學英語雙師課堂。 屏南縣玉洋小學是最早加入雙師課堂的學校之一,上學期的英語質量監測成績,讓該校教師鄭麗欽喜笑顏開。在這次監測中,玉洋小學的英語成績實現了飛躍式提升,甚至超越了部分城里學校。三年多的雙師課堂實踐,不僅有效緩解了鄉村學校英語教師短缺的難題,更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教學成效,有力地證明了雙師課堂模式在寧德鄉村的可行性。 “既然決定要做,就一定要把它做到最好,讓山里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樣優質的教育。”肖克成堅定地說。只要一有空閑,他就會開著車穿梭在山間,走進每一所學校與教師交流探討,為鄉村教育的發展出謀劃策。 打造精品云課堂 攻克了師資與教學模式的難關后,如何讓孩子們愛上英語、學好英語,成了肖克成和教育工作者面臨的又一挑戰。 “屏幕里的老師會通過唱歌、跳舞、做游戲的方式,教我們學習新單詞?!秉S家學校的孩子們一提起英語課,便興奮不已。 “大山的孩子會英語”項目組的英語老師定期開展教研活動,根據不同時期、不同地區學生的特點,量身定制教學方案,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有效提升課堂效率。線下教師均來自實施雙師課堂的學校,他們教學經驗豐富,不僅能全力配合線上教師維持課堂紀律、批改課后作業,還能及時將課堂教學和課后輔導中遇到的問題反饋給寧德市教育局信息化部門。信息化部門工作人員認真梳理、分析這些問題,并迅速給出解決方案,確保教學工作順利推進。在線下老師的緊密配合下,每一堂“直播課”都能將師生間的需求最大程度地在課堂內解決?!耙坏┌l現學生沒聽懂,我會立刻告知線上老師,他們會重新講解或更細致地拆分知識點,直到學生完全掌握?!秉S家學校教研副主任夏秀霞說。 課后,孩子們也沒有放松對英語的學習,他們自發組織了英語學習小組,利用課余時間互相練習口語。從最初的磕磕絆絆,到后來能夠繪聲繪色地演繹,每一次進步都見證著他們對英語學習的執著與熱愛。 優質的課程、優秀的老師,讓雙師課堂形成一個完美的教學閉環。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關心支持、寧德市教育局的積極推動以及各學校老師們的辛勤付出,共同構成了雙師課堂健康運轉的強大動力。 學科定制賦能成長 2024年秋季,雙師課堂項目組根據當地需求情況,為寧德市定制直播流4條,當地3~6年級共計95個班級參與直播課程。 2024年10月至12月,“Happy English Happy Speech”英語演講大賽在線上開展,寧德市7所學校46個班級踴躍參與。這場跨越時空的云端盛會,讓山區師生與全國教育同仁展開深度對話,在實踐中驗證了雙師課堂的育人成效。 最新統計顯示,寧德市蕉城區、福安市、福鼎市、霞浦縣、屏南縣、古田縣、壽寧縣、柘榮縣、周寧縣等鄉村小學參與雙師課堂的學生中,80%以上的孩子建立了英語學習自信,家長們表示,孩子開始主動觀看英文節目,也會積極開口。雙師課堂的初步成功,為遠程教育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和可借鑒的范例。展望未來,寧德市將繼續深入探索科學、藝術等學科的雙師課堂模式,山區的教育圖景正在發生“化學變化”,大山孩子們的精神世界也將更加豐富多彩。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