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理工大學僑聯:傳承僑鄉精神 激勵青年擔當
2024-07-04 16:17? ?來源:福建理工大學僑聯 責任編輯:黃碩思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6月28日,福建理工大學僑聯攜校管理學院師生代表前往晉江進行實地調研閩南紅磚建筑和僑鄉文化,晉江市僑聯二級主任科員王建新等陪同調研。此次調研旨在挖掘閩南紅磚建筑背后的愛國故事和僑鄉文化,并在青年群體中宣講華僑的赤誠愛國情懷。 閩南紅磚建筑作為愛國華僑和海外僑胞心系祖國發展和家鄉建設的重要載體,記錄了一代代廣大海外華僑和歸國僑胞在艱苦創業中“愛拼會贏”的奮斗歷程。為了更好地宣揚這一文化遺產,調研團隊參觀了晉江經驗館、梧林傳統村落和五店市傳統街區等地。 在晉江經驗館,通過影視回顧、珍貴圖片、實物展示和場景再現等手法,全面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總結提出的“晉江經驗”及其深刻內涵和輝煌成就。調研團隊詳細了解了“晉江經驗”的形成發展過程,包括序廳《習近平七到晉江》、“歷史記憶”“孕育萌芽”“踐行發展”、大美晉江劇場《篤行》、“未來展望”、尾廳《一起向未來》等部分。從“六個始終堅持”“正確處理好五大關系”到 “緊抓實體經濟不放松”“向改革創新要動力”“走好全面發展、共同富裕之路”“堅持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晉江敢為人先、愛拼會贏的探索與實踐,不斷書寫新時代“晉江經驗”新篇章,讓參加調研的一行人深刻感悟“晉江經驗”背后的深層原因和邏輯線索,以及在新時代帶給我們的思考與啟迪。 調研過程中,福建理工大學僑聯調研團隊對閩南紅磚建筑進行了細致的觀察,記錄了這些建筑的結構、外觀、裝飾和特色,并深入探討了閩南紅磚文化的內涵和特點,及其背后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底蘊。歷經百年風雨,這些僑厝成了一個時代的象征,不僅承載著歷史文化的印記,更是海外華僑華人及其后代與故土的情感聯結。 保護和利用好僑厝,講好僑文化故事,對于凝聚海內外僑胞意義重大。調研團隊從了解到走進閩南紅磚文化的歷史發展,了解閩南紅磚建筑的獨特風格及制作工藝,挖掘新時代“閩南紅磚建筑里的華僑故事”,并深入挖掘華僑的拼搏創業歷程和建筑背后的愛國故事。去年11月底,福建省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福建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古厝古建筑保護利用工作的決議》明確,依托涉僑涉臺特色老宅、名人故居等古厝古建筑,加強探源研究、價值挖掘和宣傳展示,講好中國故事、福建故事。保護和利用好這些僑厝,守護好僑文化的“根”與“魂”,可更好地講好新時代僑鄉故事,凝聚起海內外僑胞力量。 在活動現場,晉江市僑聯向參加調研的青年學子宣揚家國精神,激勵他們勇擔強國復興的時代重任,增強他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參加此次調研的學生代表紛紛表示,此次調研活動讓他們受益匪淺。通過這次調研,學生們深刻體會到了華僑們的奮斗精神和對祖國的熱愛。這些紅磚建筑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是文化的傳承。他們感受到了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希望未來能夠為傳承和發揚僑鄉文化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次調研活動得到了福建省僑聯和晉江市僑聯的大力支持。晉江市僑聯二級主任科員王建新表示,紅磚建筑是晉江的一張文化名片,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通過這樣的調研活動,可以更好地傳承和發揚僑鄉文化。福建理工大學僑聯將認真總結調研成果,強化思想引領,依托校內閩僑智庫福建理工大學研究中心,進一步發揮學校建筑學科優勢,聚焦僑建筑、僑文化等主題,開展為僑服務工作。本次調研活動不僅促進了高校和地方僑聯交流合作,也為深化僑情研究、助力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撐。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