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屏東中學開展紅色研學,走“新”又走心!
2024-03-18 21:09? ?來源:福州屏東中學 責任編輯:李晨曦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發表五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政課不僅應該在課堂上講,也應該在社會生活中來講。”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思政課建設的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3月11日至15日,福州屏東中學組織高二年段500多名學生前往龍巖,開展以“傳承客家非遺夢 賡續中華復興志”為主題的研學實踐活動。 在五天四夜的活動時間里,同學們參觀古田會議舊址群、毛澤東才溪鄉調查紀念館、永定土樓等,傳承紅色基因,體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他們紛紛表示,要將所學所悟轉化為服務國家和人民的實際行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賡續紅色血脈 感受非遺魅力 同學們滿懷敬意地踏上了研學之旅的第一站——古田會議舊址群,共同探尋那些曾經激蕩人心的革命歲月。參觀過程中,同學們認真聆聽研學導師深情講述的歷史故事,觀看了珍貴的歷史影像資料,更加直觀地了解了古田會議的重要意義。那些曾經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們,他們的堅定信念和無私奉獻精神,深深感染著每一個人的心靈。同學們隨后來到會址北側的毛主席紀念園,沿著那151級臺階緩緩前行,敬獻花籃,深深鞠躬,表達了深深的敬意和緬懷。 研學實踐活動的第二天,同學們參觀毛澤東才溪鄉調查紀念館,感受到毛澤東同志對革命事業的堅定信念和卓越領導才能。在蘇維埃政府舊址,大家目睹了當年的辦公環境和生活場景,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艱苦樸素和無私奉獻精神。在閩西歷史博物館,每個場景都讓人感受到血與火的歲月,先烈們的英勇事跡和堅定信念令人震撼和感動。在閩西革命烈士紀念碑前,大家凝視著碑文上的名字,深刻認識到革命先烈的偉大和崇高。 研學實踐活動的第三天,學子們走進瞿秋白紀念館、楊成武紀念館。瞿秋白紀念館內,展品與文獻展現了這位早期共產黨領導人的革命生涯。從求學時期到投身革命,再到獄中堅貞,他的每一個階段都充滿了對信仰的堅守和對人民的深情。楊成武紀念館則展現了這位將軍的英勇善戰與功勛顯赫。從抗日戰士到解放戰爭中的將軍,再到新中國的領導人,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的軍事才能與無私奉獻贏得了人民的深深敬仰。 研學實踐活動的第四天,同學們走進松毛嶺戰地遺址,探尋紅軍長征的起點,感受紅軍戰士的堅韌與忠誠。同學們深入了解了松毛嶺戰役的歷史背景、戰斗過程以及紅軍戰士的英勇事跡,深感震撼。松毛嶺腳下的中復村是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之一。在中復村,紅軍后代深情講述了紅軍感人至深的故事,師生們為之動容,對紅軍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晨光初照土樓影,楹聯輕訴歲月情”。永定土樓以其獨特的設計和宏偉的規模著稱,2008年7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也是同學們本次研學活動的最后一站。踏入永定土樓,同學們仔細觀察土樓楹聯,解讀其歷史與故事。每一副楹聯都如一扇窗,展現土樓的深厚內涵。在研學導師的引導下,同學們制作土樓模型,學習土樓構造與原理,領略土樓魅力,更深刻認識客家人的智慧與才情。 行走的思政課 內化為素養和能力 “本次研學設計了四個課題,制作了配套的校本研學讀本和課程實施手冊,讓課程變得具體可操作。”福州屏東中學校長鄭其瑞介紹說:“我們構建的是一個閉環的課程實施路徑。行走得到的收獲最終要回到學校課堂,再內化為學生的紅色素養與調研能力。” 該校黨委書記林水嘯表示:“作為屏東‘崇德’大思政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堅持開展行走的思政課。此次,高二師生從閩都文化走向客家非遺,實景式體驗到一節‘看清楚’、‘聽入神’的思政課。在紅色閩西,思政課從‘最難講’變成‘最精彩’,把‘書上談’變成‘實踐行’,讓學生在實踐中得到思想上的洗禮。 學生感悟: 高二(10)班 林楚淇:在本次研學活動中,我長時間與同學朝夕相處,學習到了許多人際交往要領,感受到了集體的溫暖。腳踏紅土,體魄得到了鍛煉,還學習到了很多歷史和科學文化知識,深刻體會到革命先輩們開創盛世之不易。這些都讓我更加珍惜當下的美好生活,憧憬祖國的美好未來。我要更加認真學習,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高二(1)班 陳星蓉:在五天四夜的研學旅行后,“龍巖”于我們而言,不再只是一個模糊的歷史或地理概念。當看到那些經歷風霜雨雪依然屹立、無言地記錄城市風雨變遷的古城墻與現代化建筑比肩而立,我們真正感受到了古與今的碰撞,感受到這座古城歷經世事滄桑卻依舊蓬勃發展的生命力。未來,我要不忘初心,努力學習知識和本領,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高二(9)班 吳橦:來時有雨,歸去亦是細絲翩躚。于古田會議舊址群,我看見歷史書上的圖片真實地出現在眼前,看著陳列墻上的老照片,或許先輩們亦曾見過那片無邊花海與傾瀉而下的日光。于松毛嶺,蒙蒙細雨讓松針墜著晶瑩,聽講解員講述那沉重悲壯的過往,青山處處埋忠骨。長汀古城的磚石、永定土樓的高墻與奪目的紅星、黑白的照片交織。歲月讓這片充滿革命記憶的紅色土地與厚重的歷史相得益彰。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