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強化教師人才隊伍建設 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2023-12-29 22:46? 記者:翁文默 通訊員:周錦輝?來源:海峽教育報 責任編輯:李晨曦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在工作中,德化縣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健全常態招聘機制,強化師德師風建設,深化管理體制創新,提升師資專業素養,狠抓課堂教學能力,完善職稱聘后管理,多措并舉打造德化人才隊伍新高地。 銀發教師再發熱 “我退休一年多,感覺仍然熱愛著教師這份工作。所以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參加了縣教育局‘銀齡計劃’進行返聘,在教師這個崗位上繼續發光發熱。”德化五中曾盡老師介紹道。曾盡老師是一名中學高級教師。返聘后的她,在學校承擔著每周12節的英語課。德化五中校長賴升科告訴記者:“曾盡老師的返聘彌補了學校部分短缺學科科任老師不足的問題,同時退休教師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對學生和學校充滿了熱情,也對年輕的教師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 在德化,像曾盡這般的銀發教師繼續投身教育的不在少數,“銀齡計劃”是該縣教育局補充教師隊伍的方式之一。“十三五”以來,德化縣教育局還以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編內、外教師、遴選校聘頂崗教師轉為編外合同教師、招聘優秀校聘頂崗教師、外縣調入優秀年輕教師等方式,有效補充師資隊伍總體數量不足問題。其中,“十三五”期間,全縣共招聘了編內教師305人、編外教師310人、外縣市調入55人;“十四五”以來,全縣共招聘了編內教師198人、編外教師730人、外縣市調入43人。 “縣管校聘”激活力 德化縣第七實驗小學是今年秋季剛剛升格的縣直小學。“從農村基層完全小學升格為縣直小學,對學校的辦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是學校教學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資源,所以我們迫切需要更高水平教師的加入。”該校校長賴開派告訴記者,今年秋季縣教育局通過“縣管校聘”制度,及時為學校補充了優秀的教師資源,充分發揮其教學專業引領作用,未來也十分期待能夠繼續通過這一制度讓更多優秀老師能夠加入到學校的教師隊伍當中,引領學校的進一步發展。 2021年以來,德化縣實施教師“縣管校聘”管理體制改革,有效化解校聘頂崗教師過多的問題。面對中小學教師隊伍超編缺人、學校師資結構不均衡等問題,德化縣找準“切入點”,選好“著力點”,聚力“突破點”,準確核定實際教師編制需求的基礎上,推進教師隊伍按需聘用、分類管理、動態調配,最大程度激發教師隊伍活力,促進教師均衡配置,提高師資使用效率與效益。 多措并舉出實績 德化縣在深化教師隊伍建設改革中,將課時量作為師德、評優、職稱、崗位等級競聘的前置條件。據悉,該縣除了對教師按聘用合同約定、實際完成課時量及目標達成度進行履職考核、劃分等次外,還將任課、兼課超過崗位課時量標準的部分按比例加分,將不低于30%的績效工資增量設置為超課時量補貼,建立起以“崗位為核心、績效為取向”的崗位聘任、績效工資和職稱評聘制度。在此基礎上,德化縣聚力“突破點”,加大教育經費投入,落實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不低于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實行編外教師和編內教師“同工同酬”;實施中小學名優教師關愛工程,設置“園丁專設崗位”,評選教育系統“擔當者”,提振廣大教師干事創業精氣神。德化縣通過健全完善正向激勵和反向約束的教師隊伍“雙重”管理機制,倒逼整個教師隊伍增強了憂患意識和緊迫感,喚醒了教師們的內生動力。 “接下來,我們將以推進‘福建省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建設為契機,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全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培育良好師德師風,提升教師專業能力,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持續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德化縣教育局局長曾昭亮表示。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