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農林大學金山學院赴三明市泰寧縣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2023-07-21 17:29? 通訊員余海 傅玲 楊穎?來源:福建農林大學金山學院 責任編輯:黃碩思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7月6日,福建農林大學金山學院赴三明市泰寧縣助力鄉鎮產業振興實踐隊在指導老師傅玲的帶領下,來到了泰寧縣開展為期5天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實踐隊以鄉村文化振興與人才振興為主線,在泰寧縣當地開展調研和實踐工作,深入基層之中,以探索鄉村振興發展,了解鄉村建設成果,為助力鄉村振興出一份力。 實踐隊第一站來到了泰寧古城。實踐隊通過現場感受和當面采訪的方式,對泰寧縣的梅林戲、上清游漿豆腐、大龍擂茶和魚子燈等11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開展“非遺凝聚民族智慧,人才引領鄉村振興”為主題的社會調研。 實踐隊采訪涂聲福老師 楊語婷 攝 社會實踐第二站,實踐隊前往紅軍街。紅軍街是全國二十一個原中央蘇區和百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實踐隊隊員通過實地考察后,根據紅軍街博物館的館內展出內容和資料查閱,順著歷史脈絡,以自己的視角,拍攝了一部紅軍街的講解視頻。 實踐隊前往紅軍街 余海 攝 第三站,實踐隊來到了下渠鎮。與下渠鎮人民政府簽署了校外社會實踐教育基地,并以共建共享為題,開展座談會,以期達成一個共建共享的合作效果。實踐隊先后前往下渠村、寧路村、大坑村和紅地村對村內特色產業進行實地調查,了解現代產業與傳統產業的區別及其融合發展的現狀,并聯系專業課教師與產業帶頭人進行遠程技術交流。此外,實踐隊還開展了“美麗鄉村”的活動,為鎮里已拆除房屋的空地,播撒花種來美化鄉村環境,結合“涂鴉井蓋”活動,為鄉鎮的路面增添新的色彩;還積極參與助農直播和文藝匯演等工作。 實踐隊隊員涂鴉井蓋 余海 攝 最后一站前往泰寧縣第四中學,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邀請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漳浦剪紙)代表性傳承人——陳藝敏老師,為同學們上了一堂生動有趣的非遺剪紙的初步教學,其他的實踐隊員還進行思政宣講、救護教育等系列活動。 陳藝敏老師為同學們上課 余海 攝 本次福建農林大學金山學院赴三明市泰寧縣助力鄉鎮產業振興實踐隊的三下鄉暑期大學生志愿活動旨在響應國家號召,對當地鄉村產業振興進行調研,并根據調研結果,利用專業所學知識盡己所能幫助當地進一步推動鄉村振興的快速發展。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