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職業技術學院:“行走的科技思政課”——師生赴鄉鎮開展“科技助農”和“科普進校園”活動
2023-06-25 18:00? ?來源: 責任編輯:李晨曦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為進一步深化校地合作,推進學校思政教育“大中小一體化”建設,引導師生把學問做在祖國大地上,近日,福州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黨支部、智能工程系黨總支、校系兩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讀書社、學校知行實踐服務隊等師生赴福建省福州市羅源縣松山鎮開展黨日活動暨教學實踐活動,現場開展“無人機助農”生態實踐活動和“科普進鄉村學校”思政教育一體化活動。 在福州市羅源縣松山鎮的試驗田,一行行綠油油、齊整整的水稻正在茁壯成長。福州職業技術學院師生操作噴灑肥料的無人機在田里低空掠過,按照劃定線路精準有序施肥,不到半個小時,就完成了50畝水稻田的施肥工作。羅源縣松山鎮北山村水稻種植戶于國胤表示,無人機技術幫助開展農田的施肥工作,僅用1個小時就完成了原本需要1到2天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智能工程系教師沈欽龍表示,本次活動不僅有助于進一步提升學校教學、科研與社會需要的契合度,更能引導大學生主動參與和服務鄉村振興,讓他們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 在羅源縣松山鎮第二中心小學,師生們開展了“大手拉小手”科技創新知識進校園活動。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以《做改革創新的生力軍》為主題,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堂科技創新的思政課。智能工程系教師給小學生開展機器人和無人機科普小課堂,講解了機器人的基本知識,并通過跟機器人語音交互,讓機器人現場展示了舞蹈表演。師生們現場展示了無人機的原理、操作技巧等,讓學生對科技創新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楊穎表示,通過“大手拉小手”的活動,不斷完善思政課一體化的理論和實踐,增強思政教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同時促進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質的全面發展。 這一堂“行走的科技思政課”,學校充分挖掘學校科技特派員、專業課教師、思政課教師的力量,幫助村民解決生產過程中實際困難的同時,還把思政課堂、專業課堂搬進田間地頭和鄉村學校,助力福州市羅源縣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示范建設,提升鄉村小學科普文化水平,為羅源縣全面建設現代化美麗海灣城市作出貢獻。師生一行還參觀了羅源八井村的畬族歷史記憶館、松山圍墾精神展示館、紅樹林生態工程等,深刻感悟到習近平總書記對畬族人民的牽掛和對民族工作的重視,感受松山圍墾建設的成功背后是每一個建設者付出的艱辛和努力。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