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職業大學:“以美立德、以美育人”深入推動大學美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2023-01-03 10:51? ?來源:黎明職業大學 責任編輯:黃碩思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要求學校將美育作為立德樹人的重要載體,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靈,增強文化自信。黎明職業大學實施通識教育改革,設立通識教育學院美育生活文化教研中心,并在立德樹人視域下積極推進大學美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與實踐,創新教學模式,革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美育課程特有的思政育人特征 學校美育課程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體現其思政育人特征基礎上發揮育人作用,真正為大學生提供扎實有效的美育體驗。一方面,大學美育課程在育人內容及形式層面能較多地彌補思政教育格局缺陷,在為大學生提供美的熏陶過程中深化課程內容。另一方面,對美育課程而言,其中不乏理論性美育內容,而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是展現美育理論性教育內容的必然途徑,也是以美的形式深化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有效策略。同時,強化美育課程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在美育課程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思想觀念,堅定自身理想信念。 探索美育課程教學新體系,在教學過程中密切與思政的融合 在立德樹人視域下,學校美育課程不斷探索新型教學體系,在教學過程中展現美育課程與思政育人之間的交叉與融合,并以此為依據進一步展現美育課程的育人價值。一方面,在探索新型課程教學體系的過程中,不斷發掘更多課程特有的育人元素,融入思政育人資源,進一步夯實其育人內容基礎。另一方面,在探索新型課程教學體系過程中,學校美育教研中心通過競賽、實踐項目等途徑培育學生的個性化特征,激發學生參與課程教學興趣,既強化公共美育課程的育人作用,又促進美育課程與思政育人之間的融合。通過競賽、項目等實踐教學,學生們可更直觀接受美的熏陶, 也能在充分動手實踐中踐行美的理念,形成對美育課程育人的深刻理解和認同。為此,學校制定《黎明職業大學美育學分評定與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美育課程實踐學分。 深化美育課程文化內涵,在育人過程中有效傳承傳統文化 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是高職院校的重要職能,高職院校踐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應關注對當地特色文化的傳承,在彰顯辦學特色的同時提升人才培養實效。在立德樹人視域下推進大學美育課程育人,深化課程的文化內涵,通過美育課程育人更有效地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促進高職院校育人的高水平發展。學校美育課程授課過程中,注重將泉州“海絲”文化引入課堂教學,并結合第二課堂、講座、競賽等項目,增強了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促進了泉州“海絲”文化活態傳承,取得良好育人效果。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