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困難學生群體公平接受教育——2022年全國累計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1.61億人次
2023-11-01 16:03:00? ?來源:福建學生資助 責任編輯:李晨曦 我來說兩句 |
在10月25日舉行的國務院新聞辦例行政策吹風會上,教育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方面,著力實現“三個提高”。 一是提高覆蓋范圍,形成以政府為主導、學校和社會積極參與的學生資助體系,實現了“三個全覆蓋”,第一個全覆蓋是從學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所有學段全覆蓋。第二個全覆蓋是公辦學校、民辦學校全覆蓋。第三個全覆蓋是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覆蓋。從制度上保障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二是提高精準水平,建立跨部門信息比對機制,將建檔立卡、低保、特困供養、低保邊緣家庭、剛性支出困難家庭、孤兒、殘疾等學生納入資助范圍,確保特殊困難學生得到資助。 三是提高資助標準,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等要求,建立資助標準動態調整機制,逐步提高各學段資助標準。據初步統計,2022年,全國累計資助金額達2922.73億元,總計資助學生達到1.61億人次。 在適齡兒童完成義務教育方面,堅決守住“兩個底線”。一是守住不輟學底線。定期開展學籍系統信息與人口庫信息比對工作,每學期開學前后集中開展控輟保學專項行動,找準學生輟學原因,加大幫扶救助力度,確保輟學學生找得到、勸得回、留得住。二是守住特殊群體特殊關愛底線。針對特殊群體中殘疾學生就學保障問題,組織實施“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將更多殘疾兒童納入特殊教育保障體系,并將特殊教育學生生均公用經費提高至7000元,這是普通學生的7~10倍,2022年適齡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超過96%。 下一步,教育部將認真貫徹落實《關于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做好分層分類社會救助工作的意見》相關要求,不斷完善政策、健全機制、加強協作,扎實做好教育救助工作。一方面,進一步提高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應助盡助水平。不斷完善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健全資助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建立社會救助數據和學生資助數據共享和信息互通機制,努力做到及時資助、精準資助。另一方面,進一步提高特殊群體的入學保障水平。健全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農業轉移人口隨遷子女入學保障政策,推動同城同待遇。完善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精準摸排機制,推進教育關愛精準化、制度化;做好特困學生救助供養,保障他們的基本學習和生活需求。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