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節孕穗 向陽花開 | 歲寒情切,關愛與成長同在
2023-03-27 01:32:45? ?來源: 責任編輯:李晨曦 我來說兩句 |
編者的話 “以黨組織為幫扶人,能讓孩子們更直接更深切感受到黨的溫暖,從而培養出更多‘聽黨話、知黨恩、跟黨走’的共產主義接班人。”2021年7月,我省“向陽花開”助學幫扶行動正式啟動,旨在完善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福利保障和關愛服務體系,通過建立全員參與、全面覆蓋、全程管理的“三全”幫扶體系,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進行情感精神幫扶、學習成長幫扶及生活物資幫扶,幫助他們在浸潤中拔節孕穗、于無聲處向陽花開。“福建學生資助”微信公眾號開設“拔節孕穗 向陽花開”專欄,持續報道我省“向陽花開”助學幫扶行動開展情況。 歲寒情切,關愛與成長同在 龍海區教育局把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的結對幫扶作為教育系統黨史學習教育以及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的重要抓手之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精心謀劃,有序推進,確保教育系統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助學幫扶行動落實落地落細。在寒冷的歲末,政府、學校、社會再次形成合力,為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家庭送去春天般的溫暖。 愛心常在,向陽花自開 在龍海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紛紛響應區委、區政府捐資助學的號召,漳州市龍海區獎教助學促進會于2022年11月20日正式成立。125個愛心企業,商會及個人共捐資1120萬元,旨在用慈善公益力量助推龍海區教育事業的發展。2023年1月10日,促進會成立后的第一個主題活動日,龍海區教育局、龍海區獎教助學促進會共同制訂“向陽花開”幫扶行動方案,并舉行“2023年向陽花開”助學金發放儀式,為95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送去新春的慰問,發放助學金每人1000元。 龍海一中郭同學肺腑的發言令人感動:“這個世界以痛吻我,我仍要報之以歌。我的求學之路是在國家資助,愛心人士的捐助,學校的關心下一路走來的,這份沉甸甸的關懷,讓我明白,苦難不能成為我自怨自艾的借口,而是一種前進的動力。在苦難中破繭成蝶,定會穿過陰霾,擁抱春暖花開!” 企業家代表蔡井輝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能幫助更多困難學子成長成才,有利于教育的發展。希望更多愛心人士加入我們助學的行列,共同支持教育,助推教育發展,讓龍海明天更美好。“ 慈善陽光,溫暖入心田 龍海區通過開展慈善助學一系列活動,建立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扶志”“扶智”“扶助” 長效幫扶機制,提升關愛服務能力水平,幫助他們走出困境、樹立信心、激發動力、成長成才。1月11日,龍海區教育局與區慈善總會聯合制定開展“慈善陽光”暨“救孤助學”項目活動。對區12個鄉鎮、場59戶共67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開展新春入戶慰問,每戶慰問金5000元。用實際行動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把黨和政府的關懷帶到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家庭身邊,讓他們在生活上得到幫扶,精神上受到鼓勵,心坎上感到溫暖。 新春入戶慰問活動在慈善總會與教育局精心部署下,分三個小組有序地進行著。1月12日,由區人大副主任、慈善總會會長黃全海帶領的教育局干部、愛心企業一行冒雨來到東泗鄉和白水鎮,這里12戶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家庭生活,黃會長時刻牽掛著。這些孩子都是因各種變故,父母缺席孩子的成長,孩子由爺爺或奶奶一手撫養長大的,在生活上和精神上需要更多的關心與扶持。 東泗鄉、白水鎮地處丘陵,12戶家庭分布在9個行政村。雨中的村路坑坑洼洼,雨水浸濕鞋底,卻阻擋不了黃會長看望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那急切的心。每到一戶人家,黃會長與孩子爺爺奶奶進行親切交談,耐心詢問生活情況與孩子學習情況,并為他們發放新春慰問金。 走訪期間,黃會長勉勵孩子們要堅定信心,懂得感恩,不畏困難,努力學習;叮囑在場的鄉鎮干部要關注困難群眾要做到用心、用情、用力,將困難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急難愁盼”抓在手上;希望老師們不僅能幫助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提升學習能力與水平,更要在思想上注意他們的動向,引導他們樂觀成長。 三個“全員”參與,讓“愛”更有溫度 龍海區教育局逐步建立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全員參與、全面覆蓋、全程管理的“三全” 幫扶體系。“全員參與”即發動教育系統各校黨組織積極參與結對幫扶工作,做到每個事實孤兒有專人幫扶。“全面覆蓋”即力爭做到凡符合事實無人撫養條件的幫扶對象都能得到幫扶;“全程管理”即結合幫扶對象需求,圍繞學習、生活、思想等方向,在情感上、物質上、學習上確定幫扶項目,進行全程幫扶管理。寒假期間,各校黨組織、幫扶老師們都牽掛著孩子們的學習生活情況,親自來到學生家中,了解學生假期學習生活情況,并在物質上為他們提供了幫助。石碼第二中心小學為學校事實孤兒送去慰問金,每人400元。這個冬天,愛讓教育充滿了浪漫與溫情。 歲寒情更切,何懼凄風冷雨? 孩子們,你們并不孤單 成長的路上,關愛會一路隨行 愿你們能敞開胸懷 擁抱陽光,見證春暖花開!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