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師范學院黨委:建好“五個課堂”,構建學生黨員教育培養體系
2022-03-01 20:49? ?來源:泉州師范學院 責任編輯:李晨曦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泉州師范學院黨委把學生黨員教育培訓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充分發揮校院兩級黨校、校內校外和線上線下各類平臺的教育培訓功能,著力建好“五個課堂”,即新生“啟蒙課堂”,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奠基課堂”,預備黨員“升華課堂”,學生黨員“培優課堂”,支部書記、黨務骨干“領航課堂”,實現黨建工作與人才培養協同聯動、深度融合、同向同行,構建全程化、全方位、全覆蓋的黨員教育培養體系。 舉行新黨員代表入黨宣誓儀式 啟蒙課堂:埋下理想信念的“種子” 新生入學黨性教育是新時代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石,是激發大學生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的關鍵階段。開展“學生黨員一帶一”活動:學校秉持“早啟蒙、早教育、早選苗、早培養”的工作理念,將入黨啟蒙教育作為“入學第一課”。開展“典型故事感染人”活動:重點是講好“三個故事”,回答“三個問題”。即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回答“中國共產黨是什么樣的政黨”的問題;講好泉師人的故事,回答“為什么要追求入黨”的問題;講好筑夢者的故事,回答“怎樣成為合格共產黨員”的問題。積極挖掘疫情防控和教學管理一線涌現出的先進典型,用身邊人講身邊事,用身邊事感染身邊人。推廣“一周一課微黨課”模式:開展“一周一課”學習,邀請優秀師生黨員和優秀校友黨員分享成長及入黨經歷,將專業教育、職業生涯教育與入黨啟蒙教育深度融合;設立理論學習推薦書單,定期組織黨建理論讀書分享會,推動多維度育人效應。 馬列經典著作讀書社開講第一課 奠基課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夯實政治學習,前移培養關口,指導校院兩級黨校開辦好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培訓班。抓好傳統教育培訓:每年制定黨校培訓計劃,優化課程設置,加大經費、人員、場所等方面對黨校的支持力度。建立黨課師資庫,突出模范人物擔任主講教師,校黨委領導做發展對象入黨前集中培訓班“開班第一講”,加強組織管理和考核,確保教育培訓工作取得實效。創新黨校黨課形式:開辟“易班網上黨校”,精心挑選設計線上課程,將小組討論從線下轉移到線上。通過翻轉課堂,讓學生從聽課人成為主講人。通過“黨課+藝術”的紅色詩歌朗誦情景劇大賽、“我與祖國同成長”匯報演出、“黨史故事我來說”黨校結業式等活動,讓黨課產生觸動思想的影響力和感召力。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入黨積極分子和發展對象加入愛心志愿服務團,積極參與志愿者服務活動,堅守愛心接力“永不斷檔”,幫助學生在服務社會中開闊視野、堅定信念、增長本領。 入黨積極分子主題黨課 升華課堂:延長黨員教育管理“鏈子” 各級黨組織共同發力,打出組合拳,做實做細大學生入黨后的繼續教育培養。升級網絡信息平臺:依托校園網、微信公眾號、“黨員e家”“易班網”網絡學堂、共產黨員網等新媒體,強化“學習強國”學習力度,營造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濃厚氛圍。設置功能型黨支部:在原有按年級、班級、專業等組建的基礎上,優化黨組織設置,推進縱向黨支部設置方式,部分基層黨組織結合實際情況和工作需要,把黨支部建在學生宿舍、科研院所、實驗室等,拓展黨支部教育輻射范圍,促進良好學風、校風的形成。延伸特色教育活動:推動校院兩級黨委班子成員聯系黨支部制度,選派青年博士教師黨員進駐學生支部,落實一名黨員干部掛聯一個學生宿舍等活動,通過政治引領、思想溝通、談心交流、經驗分享、跟蹤回訪等,壓實黨員培養教育的主體責任。 培優課堂:拓寬黨員就業成長“路子” 根據學生黨員成長規律,設計核心能力路線圖,指引學生黨員自我生涯規劃,提升學習的主動性與能動性。設計實施“三個計劃”活動:在學生黨員培養中實施困難幫扶計劃、能力提升計劃和行動力塑造計劃,分別對學生黨員開展心理和行為問題專業指導咨詢,提供職業生涯規劃指導,促進學生黨員健康成長,全面提升能力素質。開展黨建“1+X”活動:以學生黨支部為主體,將教工黨支部、學生組織和社團等吸收到活動中來,邀請相關專家、教授共同指導活動的開展。教工黨支部與學生黨支部結對,創新教學形式;高年級黨支部與低年級黨支部結對,幫助低年級學生黨員成長;不同學院的學生黨支部結對,促進學科交流。利用寒暑假和節假日,深入農村、社區、企業、部隊等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學生黨員在服務基層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量身定制“最后一堂”黨課:二級學院黨委書記堅持為畢業生黨員講授離校前的“最后一堂”黨課,教育引導即將走出校園的畢業生黨員繼續堅定理想信念、錘煉高尚品格,回饋社會、報效祖國。 開展黨員結對子社會實踐活動 領航課堂:舉好黨員頭雁示范“旗子” 持續加大黨支部書記和黨務骨干培養培訓力度,發揮“頭雁”效應,增強學生黨員教育培養的針對性與實效性。組織開展各級各類培訓:每年對全校黨支部書記和黨務工作者進行集中輪訓,選派部分黨支部書記和黨務骨干參加省組、省委教育工委等上級主管部門組織的線上培訓或現場授課。提高黨建科學研究能力:通過錄制微黨課、參加黨建科研項目、支部立項活動、黨建“雙創”申報、精品項目宣傳推介等方式,拓寬視野,提升黨支部書記、黨務骨干崗位履職能力和專業水平。創新組織生活內容形式:把黨的組織生活與黨員教育相結合,開展情景式、沉浸式、體驗式等組織生活形式,突出“紅色引領、紅色信念、紅色堡壘”三大主題,積極利用本地紅色資源,組織形式多樣的主題黨日活動,營造學習教育濃厚氛圍。 開展“沉浸式”主題黨日活動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