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工程學院:聚焦社會需求,突出育人導向,奏響高質量就業“三部曲”
2022-02-24 11:19? ?來源:福建工程學院 責任編輯:萬鑫怡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教育是民生之基,就業是民生之本。近年來,福建工程學院將大學生就業工作作為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政策,積極發揮“大土木、大機電”傳統優勢,引導支持畢業生服務地方產業發展、鄉村振興戰略和城市更新行動,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和明顯實效。2021屆畢業生就業工作實現穩中有升,年度就業率超過90%;據第三方機構麥可思公司調查顯示,2020屆畢業生畢業一年后平均月收入突破6000元,比全國非“雙一流”本科院校畢業生平均值高出827元;工作與專業相關度為74%,高于全國非“雙一流”本科院校平均水平3個百分點。 發揮專業優勢,奏響“適需+優質”就業定位“特色曲” 一是優化學科專業布局。學校堅守“以工為主、區域性、應用型”的辦學定位,緊密對接福建省“六四五”產業體系,及時調整學科方向和專業設置,增設智能制造工程、智能建造、智能科學與技術、網絡空間安全、數字經濟、互聯網金融等11個緊缺和新興專業,并對20個傳統優勢專業進行內涵更新,舉辦第六屆中國城市更新研討會等與社會需求密切關聯的學術交流活動,推動人才培養更緊對接加快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發展需求。 二是緊抓工程教育認證。目前有12個專業通過住建部專業評估認證或教育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通過數居省內高校第二、全國新建本科高校前列,其中城鄉規劃、土木工程、建筑學、工程管理、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工程造價等7個專業全部通過住建部專業評估認證,是目前我國通過住建部所有7個專業評估僅有的3所高校之一。 三是探索產教協同育人。學校緊跟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需求,先后成立建筑現代化、智能制造、福耀玻璃、智慧水務、京東智聯云、工程數字化管理等6個產業學院,其中智能制造產業學院是福建省唯一入選的首批國家級現代產業學院;開辦智能制造行業工程師實驗班、微電子行業工程師實驗班、智慧建造綜合實驗班、建筑行業工程師工程管理實驗班、京東電子商務行業工程師實驗班等5個行業工程師實驗班,著力培養“復合型、創新型、應用型”人才。 福建工程學院成立工程數字化管理產業學院 弘揚校訓精神,奏響“‘小我’融入‘大我’”就業思政“育人曲” 一是強化價值塑造,引導立志立德。積極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深入挖掘紅色校史資源,大力宣傳閩東革命先驅馬立峰事跡,邀請扎根邊疆的畢業生返校作主題演講,開展“成才觀、職業觀、就業觀”主題教育,引導學生厚植家國情懷,積極投身基層建功立業。2021屆畢業生到基層一線就業占比達65%。近年來,學校向中建海峽、中國武夷等國企輸送了一批優秀畢業生,扎根海外各項重要工程的一線崗位,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二是強化勞動教育,錘煉意志品格。弘揚“真、誠、勤、勇”的校訓精神,發揚全國勞模杰出校友鄭代雨“學用結合、力量無窮”的優良作風,傳承“嚴格管理、嚴格要求”的校風學風,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熱愛勞動、辛勤勞動、誠實勞動,養成腳踏實地、吃苦耐勞、敬業奉獻、實干擔當的優秀品格。 三是強化實踐育人,磨礪本領能力。積極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抓好“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組織學生走進革命老區、原中央蘇區、鄉鎮、社區、村落開展實踐調研,用創新創業成果助力地方經濟建設,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涌現出農豐智能、小眼睛大世界、此壹漆藝等優秀創業團隊,將農業智能化、農村兒童繪本閱讀志愿服務、非遺復興等項目推廣到鄉村扎根落地,帶動鄉村振興。學校獲得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銀獎、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經驗高校。學校畢業生“實踐強、上手快”“能吃苦、留得住”的特質深得行業認可。麥可思公司調查顯示,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總體滿意度96%,表示愿意繼續招聘福建工程學院畢業生的用人單位為100%。 福建工程學院舉行“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出征儀式 構筑平臺載體,奏響“有態度、有溫度、有力度”就業服務“協奏曲” 一是搭建多元平臺,就業服務有態度。用好“親蒼霞就業智慧平臺”,打造網上平臺、實踐載體、實體大廳“三位一體”的服務體系,實現“職業測評”“企業招聘”“信息推送”“咨詢指導”“業務辦理”“活動開展”等線上線下服務同頻同行。麥可思公司調查顯示,畢業生對就業服務滿意度達92%。依托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園、省級眾創空間、省產創融合教育實踐示范建設基地等平臺,搭建集“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為一體的多功能創業實踐平臺,實施“政策推動、扶持促動、導師調動、社會助動、示范帶動”的五元驅動計劃,建立健全學生創業支持體系。麥可思公司調查顯示,畢業生對創新能力滿足度為87%,高于全國非“雙一流”本科高校平均水平。 二是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幫扶有溫度。對低收入家庭學生、殘疾學生等重點群體,單獨建立工作臺賬,量身定制幫扶計劃,實施包干到人、責任到人舉措,開展“一生一師”結對子跟蹤指導。 三是對接市場需求,就業拓展有力度。積極開拓校園招聘,實現大型招聘定期化、小型專場常態化、企業宣講日常化、網絡招聘平臺化。2021年累計舉辦各類線上線下招聘會850場,參加企業近6千家,提供崗位近7萬個,生均崗位達12個。 福建工程學院校園招聘會現場 福建工程學院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福建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全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部署要求,加強科學研判,強化精準施策,圍繞責任落實、崗位供給、指導服務、重點幫扶、規范管理、聯動改革、氛圍營造等方面下功夫,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