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加分、學費減免、免試上學!
2022-01-17 16:29:10? ?來源:福建學生資助 責任編輯:萬鑫怡 我來說兩句 |
近日,退役軍人事務部歸集整理教育培訓現行政策印發《退役士兵教育培訓政策摘要二十三條》政策涉及學歷教育、技能培訓等方面,一起來看—— 招考政策 中等職業教育:退役士兵申請就讀中等職業學校,經學??己送?,可免試入學,并納入年度招生計劃。 高職(大專):退役士兵可免于文化素質考試,由各校組織與報考專業相關的職業適應性面試或技能測試。 專升本:從2022年招生起,高職(??疲┊厴I生及在校生(含高校新生)應征入伍,退役后完成高職(??疲W業的,申請專升本,免于參加文化課考試。有關高校組織相關的職業適應性或職業技能綜合考查,綜合評價,擇優錄取。 成人本科:退役士兵參加全國成人高考,增加10分投檔。高職(專科)畢業生及在校生(含高校新生)應征入伍,退役后在完成高職(??疲W業的前提下,可免試入讀普通本科,或根據意愿入讀成人本科。 普通高考:自主就業(自謀職業)退役士兵可在其全國普通高考統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增加10分投檔。在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以上或被大軍區以上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增加20分投檔。退役考生在與其他考生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研究生招考: ①考試優待:高校學生應征入伍服現役退役,達到報考條件后,3年內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在部隊榮立二等功以上,符合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考條件的,可申請免試(初試)攻讀碩士研究生。 ②單列計劃:設立“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專門招收退役大學生士兵攻讀碩士研究生。納入“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招錄的,不再享受退役大學生士兵初試加分政策。符合條件的退役士兵可申請在“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和初試加分政策之間調劑。 退役大學生士兵復學政策 保留學籍:入伍前已被普通高等學校錄取并保留入學資格或保留學籍的退役士兵,退役后2年內允許入學或復學。 轉專業:經學校同意并履行相關程序后可轉入本校其他專業學習。 免修課:免修公共體育、軍事技能和軍事理論等課程,直接獲得學分。 學習期限:允許適當延長修業年限。 就業:參加國家組織的農村基層服務項目人選選拔,以及畢業后參加軍官人選選拔的,優先錄取。 教育資助政策 學費減免:自2019年秋季學期起,對通過全國統一高考或高職分類招考方式考入普通高等學校的全日制在校自主就業退役士兵學生均實行學費減免。目前的學費減免標準是,本專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過8000元,研究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過12000元。 助學金:自2019年秋季學期起,全日制高校在校退役士兵學生全部享受本??粕鷩抑鷮W金,發放檔次和標準和本??粕鷩抑鷮W金相同。本??粕鷩抑鷮W金平均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3300元,可以分為2-3檔。我省本??粕鷩抑鷮W金實行分檔發放,一檔國家助學金(特別困難)標準為每生每年4500元,二檔國家助學金(困難)標準為每生每年2800元。 高職擴招專項工作中 退役軍人的管理及培養 免修課程: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根據證書等級和類別按規定免修相應課程。服役經歷可以視作相關崗位實習經歷和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修業年限:實行彈性學制,學業年限3—6年。 考核:針對退役軍人學生單獨設計考核評價方法,積極探索考試與考查相結合、過程性考核與課程結業考試相結合、線上考試與線下考試相結合,對退役軍人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多元評價,為退役軍人學習提供方便。 技能培訓政策 免費培訓:自主就業退役士兵可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前接受一次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免學雜費、免住宿費、免技能鑒定費,并享受培訓期間生活補助)。 經費保障:技能培訓經費由各級財政負擔,中央財政予以專項補助。有條件的地區在經費方面可對參戰、軍齡長、有立功受獎表現、所學技能多等級高的退役士兵學員適當傾斜。 普惠政策:退役軍人參加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接受培訓,可按有關規定享受當地免費培訓政策,符合條件的困難退役軍人可享受生活補貼。所需資金在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項經費中列支。參加培訓并取得證書的人員,原則上每年可享受不超過3次補貼資助,但同一職業同一等級不可重復享受。 據全國征兵網消息, 2022全國上半年征兵 2021年12月1日起 開始報名(男兵) ↓↓↓ 全國征兵(女兵) 2022上半年應征報名 2022年1月1日開始 ↓↓↓ 想參軍的小伙伴 速度集合! 福建省相關政策落實細則,以實際發布文件為準。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