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城市職業學院黨委書記洪亞勇:精準資助促發展 立德樹人譜新篇
2022-01-07 16:55:52? ?來源:福建學生資助 責任編輯:萬鑫怡 我來說兩句 |
精準資助促發展 立德樹人譜新篇 ——訪漳州城市職業學院黨委書記洪亞勇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漳州城市職業學院堅持黨的領導,瞄準正確辦學方向,聚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揮百年老校優勢,秉承“厚德、強技、篤學、日新”校訓,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將關愛學生、服務學生、教育學生貫穿于學院資助工作的全過程,擘畫了學院資助工作發展新藍圖。 12月底,漳州城市職業學院黨委書記洪亞勇接受記者采訪,從制度保障、資助育人、創新機制等多方面暢談學校資助工作。 洪亞勇近照 以“制度”為保障,精準認定,分類施策 加強頂層設計,做實制度支撐。學生資助是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的民生之本。洪亞勇介紹,漳州城市職業學院堅持“一個理念”、做到“三個精準”,制定并完善各項資助政策,分類施策,精準施策,為“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主要做法有: 一個理念,牢記資助初心。漳州城市職業學院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持續貫徹落實“獎、助、貸、補、勤、免”六位一體的資助體系,建立健全“綠色通道”制度,形成了以學生為中心的資助育人理念,積極推進精準資助和資助育人,持續加強學生資助規范管理,助力學生資助工作進一步提質增效。多年來,該校無一名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 三個精準,貫穿資助全程。一是精準認定。建立和完善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精準認定工作機制,啟用“助學寶”手機 APP,將家庭就學人數、家庭成員收入及學生消費情況等相關指標納入量化認定評價體系,將家訪活動、現場觀察、談心談話與量化識別有機結合,實現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線上線下相融合的精準認定。二是精準幫扶。堅持把“扶貧”與“扶志”、“扶困”與“扶 志”結合起來,不斷優化多樣化資助體系,根據學生的不同資助需求,巧設勤工助學崗位,引導自主創新創業,融入日常就業指導,舉辦職業技能大賽等,全方位積極搭建資助育人平臺,給予個性化精準幫扶。同時,按規定做到專款專用,嚴格按照審批程序和手續按時發放,并通過銀行代發形式足額發放到每一位受資助學生的銀行卡。三是精準施策。建立了班導師、班主任制度,給每個班級配備班導師或班主任,充分發動學校教職員工與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結對,有針對性地落實幫扶措施,形成“結對幫扶”常態化制度,在情感、生活、學業、安全等方面予以關懷與照顧,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的照顧者、學習的指導者和成長的引路者,努力構建物質幫扶、道德浸潤、能力拓展、精神激勵有效融合的資助育人長效機制。該制度的建立在學生成長成才之路中實現了“教”“育”相長,“使教育教學更有溫度、思想引領更有力度、立德樹人、扶貧助困更有溫度”。 以“育人”為根本,全員發力,優化服務 堅持資助與育人相結合,提升育人成效。資助不是目的,育人才是資助的根本目的。洪亞勇說,漳州城市職業學院歷來將資助與育人相結合,在開展資助工作過程中,堅持資助與扶志并重、教育與資助并舉,努力推動扶貧助困工作從“輸血型”向“造血型”轉變,打造“解困-育人-成才-回饋”的良性循環,服務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成才。 家校關懷萬里行 學校資助志愿者活動 落實“三行”,夯實育人基礎。一是“家校關懷萬里行”精準家訪活動,讓關心關愛再濃一度。每年組建家訪隊伍,走訪慰問學生,將國家和學校的溫暖關愛送到家。二是“資助政策鄉村行”資助政策宣傳活動,讓資助政策再深一度。每年組織師生志愿者利用寒暑假走村入戶,到百姓家里講述自己的勵志故事,宣傳國家資助政策。三是“金融知識校園行”金融知識普及活動,讓金融認知再高一度。每學期邀請金融機構進校園,普及征信、金融等相關知識,提升學生誠信意識和抵抗金融風險能力等。 依托興才勵志基地,實施育人工程。今年,學院成功獲批成為福建省首批“興才勵志成長基地學員培訓點”,基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為主要對象,以金融扶困、人文扶志、教育扶智為工作理念,以培訓、實踐、就業為基本路徑,著力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打造一個涵蓋勤工助學、技能培訓、職業素養、勞動意識培養和就業競爭力提升的公益性服務平臺。暢通“就學資助”到“就業幫扶”最后一公里,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功能轉化。 鄒涌濤,就是學院培養的優秀家庭經濟困難畢業生。他曾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2019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福建賽區專科組一等獎、2020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福建賽區專科組二等獎等,在省級刊物《科技風》發表論文一篇。“畢業后,這位同學就在漳州一小學擔任人民教師,教書育人,回報社會。這讓我們感到很欣慰。”洪亞勇介紹。 以“思想”為指引,創新機制,提質培優 高舉育人旗幟,強化思想引領。洪亞勇說,學院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這一主線為引領,健全完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資助育人體制機制,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學生志存高遠,實現助學筑夢鑄人目標。 落實“三全育人”工作,提升育人成效。一是全員參與資助育人工作。學院高度重視資助育人工作,主動出擊,調動全體教職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關心關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做到全員參與,分工明確。輔導員主要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和思想教育工作;專業教師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學習不掉隊;專業心理咨詢師切實關注貧困學生心理、情感等問題。各部門充分發揮育人功能,共同配合,積極合作,打好資助育人組合拳,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學業和生活保駕護航。二是全程開展資助育人工作。實現“入學前不用愁”,助學貸款解煩憂“;入學時不用愁”,綠色通道輕松走“;入學后不用愁”,各項獎助全都有。新生入校時,全面了解學生的家庭經濟情況,做到“一人一檔”,并實行動態管理,對于家庭遭受突變而致貧的學生及時納入資助。在校三年,根據不同的學習目標,側重性開展育人工作,努力做到發展性資助與兜底性保障雙向融合。大一期間,主要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解決他們在校的基本經濟擔憂;大二期間,重點關注他們學業情況,確保專業知識穩扎穩打;大三期間,幫助他們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提供就業補助,創業引導等,引導他們順利就業。三是全方位資助育人。在資助育人的過程中,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觀,對學生開展誠實守信、感恩回饋、志愿服務、奉獻擔當等主題教育,激發家庭困難學生內生動力,引領他們立鴻鵠志、做奮斗者,求真學問,練真本領,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譜寫美麗華章,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如何加強宣傳教育,凸顯“漳城院”資助育人好聲音?洪亞勇介紹,學院牢牢把握正確方向,充分利用各種宣傳陣地,運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注重典型引領,進一步凝聚共識、匯聚力量,做到思想統一、行動一致,形成干事創業合力,大力宣傳資助育人成效,提升學資助育人效果,讓新時代“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在學院得到進一步弘揚,營造“漳城院”學生資助育人好聲音。 在各級組織和各位領導的關懷和支持下,漳州城市職業學院資助育人工作取得一些成效,學院分別于 2019年、2021年榮獲“福建省學生資助志愿者活動 先進單位”稱號 ;2020年、2021年榮獲“福建省學生資助宣傳與育人工作優秀單位”稱號;連續四年榮獲“福建省學生資助宣傳與育人工作十佳通訊員”稱號;有31名學生榮獲“福建省學生資助志愿者活動優秀個人”稱號;有 54名學生在福建省學生資助政策暨金融知識競賽活動中獲獎;有1名學生榮獲全國第五屆“助學·筑夢·鑄人”主題宣傳活動征文作品三等獎等。 洪亞勇表示,資助工作只有進行時,下一步學院將把握新時代學生資助工作新形勢、新特征、新要求,進一步深化資助育人工作,凝練“以國家需要為導向,資助和育人工作相結合”的工作理念,構建“資助—育人—成才—回饋”的工作模式,整合各項資源,抓好資助育人,打造資助品牌,讓每一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資助育人中成長、成才、成功。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