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他們每一位都值得我們所有人銘記……
2021-12-31 11:20:40? ?來源:福建學生資助 責任編輯:萬鑫怡 我來說兩句 |
我們總是仰望著英雄的身姿,卻忘了英雄也會倒下。歲月和疾病如此殘忍,殘忍到不會對功勛和偉人、國士和赤子網開一面,多留一載。 2021年,有很多閃閃發光的生命離開了。他們雖已遠去,但光芒仍在! “寧將鮮血流盡,不失國土一寸” 巍巍喀喇昆侖,座座雪峰聳峙;千里熱血邊關,遍地英雄屹立。一線官兵常說,我們身后就是祖國,當國家受到侵犯時,唯一的選擇就是沖鋒向前。 當外軍越線尋釁滋事時,他們與對手殊死搏斗,堅決逼退越線人員。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赤膽忠誠皆為祖國。他們就是雪峰聳峙的喀喇昆侖的邊防官兵。 “我們就是祖國的界碑,腳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國的領土。” ——肖思遠 “清澈的愛,只為中國。” ——陳祥榕 “爸媽,兒子不孝,可能沒法給你們養老送終了。如果有來生,我一定還給你們當兒子,好好報答你們。” ——王焯冉 “黨把自己放在什么崗位上,就要在什么崗位上建功立業。” ——陳紅軍 “我將用一生履行入黨和從醫時的承諾” 在抗日戰爭的艱苦年代,他心系祖國,勇赴危難,毅然決心讀書救國,從馬來西亞回國救助傷患,從此把畢生交給了黨的事業。他歷盡坎坷矢志不渝,努力開創我國肝膽外科事業再發展的春天,他的雙手曾在肝臟的方寸之地破譯生命密碼,創造了中國肝膽外科的無數個第一,把萬千病人拉出生命絕境。他就是人民軍醫——吳孟超。 他主刀過16000多例手術,救治20000多名患者,97歲時還完成了一臺高難度的手術。這位人民軍醫將自己漫漫的人生歲月都獻給了治病救人,獻給醫學事業,以及他戰斗終身的手術臺。 “我是一名醫生,更是一名戰士,只要我活著一天,就要和肝癌戰斗一天。即使有一天倒在手術臺上,也是我最大的幸福。” ——吳孟超 “我畢生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 他是雜交水稻之父,幫助世界各國人民擺脫饑荒。他的雜交水稻遍布中國、越南、印尼、非洲、美國,他的夢想是造福全世界百姓。在漫長而艱辛的歲月里,為解決中國人吃飽飯的問題,他始終和泥土為伍,和水稻作伴,和老農無異。他將把畢生心血都用在攻克雜交水稻上。他是袁隆平。14億國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無人不敬、無人不愛。他被網友們稱為“當代神農”。 他說,他平生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他這一生都在為年少時做的那個“水稻長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掃把那么長、顆粒像花生那么大”的夢而追逐,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中國完全有實現糧食生產自給自足的能力,不會出現‘糧荒’。” ——袁隆平 “為國戍邊,我們義不容辭” “來人啊!救救孩子!” 2021年1月4日,新疆喀什入冬以來特別冷的一天,喀什大學校園湖邊突然傳來呼救聲:一名兒童不慎掉進冰窟窿。正在該校參加培訓的拉齊尼聞聲趕到,義無反顧地跳入水中。孩子得救了,拉齊尼卻不幸犧牲,生命永遠定格在41歲。紅其拉甫邊防連官兵們也不愿意相信,不久前還和他們一起巡邏的拉齊尼大叔走了,走得那么匆忙。 紅其拉甫,塔吉克語意為“血染的通道”。紅其拉甫邊防連官兵要征服這條巡邏路離不開經驗豐富的當地塔吉克族向導。拉齊尼的祖父當年自告奮勇參加巡邏,一干就是23年。1972年,祖父走不動了,把擔子交給他的父親巴依卡。爬冰臥雪、戍邊巡邏,巴依卡又走過30多個春秋。2004年,兩鬢斑白的巴依卡把擔子交給了剛從部隊退役的兒子拉齊尼。16年,帕米爾高原邊防線上的每一個山口、峽谷,每一道河流、溝壑,每一處界碑、地標,都留下了拉齊尼巡邏護邊的身影。 “沒有祖國的界碑,哪有我們的幸福?”從小聽著祖父和父親戍邊故事長大的拉齊尼把他們堅守了一輩子的信念銘記在心中。 “當一名不穿軍裝的‘邊防戰士’,永遠守好祖國的邊境線。” ——拉齊尼 “不要緊張,我來救你” 在這個寒冷的冬天,總有一些英雄讓我們心懷溫暖,總有一種精神令我們蕩氣回腸。11月16日,北部戰區陸軍某邊防旅戰士李波帶領兩名戰友在邊境線上巡邏。一名戰友不慎跌落冰河,眼見戰友遇險,李波挺身相救。河水冰冷刺骨,他拼盡全力把戰友推上冰面,戰友得救了,李波卻再也沒能上來。 “不要緊張,我來救你”是他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話,一個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1歲。 “不要緊張,我來救你!” ——李波 “中國萬歲” 曾經年輕的士兵已到耄耋之年。憶崢嶸歲月當年壯志今猶在,曾經浴血沙場的戰士在世的已不足萬人。 在過去的一年里,很多老兵離我們而去。享年114歲的抗戰老兵盧喜才生前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中國萬歲”。一人端掉3個暗堡的抗美援朝老戰士李親武生前接受采訪時說:“就是犧牲也不要緊,犧牲是為了祖國”。老兵薛英杰臨終前,念念不忘找回犧牲的戰友遺骸。他在影片《1950他們正年輕》回憶起了一位戰友,他們12歲時一同加入解放軍少年班,而后一起跨過鴨綠江。戰友犧牲在前線,老人親手埋葬了他。他們互相約定“如果一個人犧牲,另一個就要帶他的遺骸回國”。但戰爭無情,老人最終未能實現諾言。在鏡頭前,他失聲哭泣。戰爭的硝煙在我們這一代人的記憶中已經變得模糊,但對于曾經參與過戰爭的老兵,卻仿佛烙在了記憶里。他們是永遠的英雄。 感恩先烈,老兵不會走遠 “我寧可什么都不要,我也要把你背回去。” ——中國人民志愿軍47軍司令部軍醫 薛英杰 2021年,他們離我們遠去,但他們的故事卻給我們帶來永久的震撼。這樣的英雄還有很多,他們永遠不會被忘記!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