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學院留學生龍獅隊:用翻騰與奔跑擁抱中華文化
2021-12-30 16:47? ?來源:三明學院 責任編輯:萬鑫怡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踢跳翻蹬、立臥滾抖,正在福建省三明學院就讀的贊比亞小伙Emmanuel雖是個不折不扣的外國人,卻能將中國的龍與獅舞得滿堂喝彩。在三明學院的積極推動下,一批批留學生加入了龍獅隊,他們用一次次的翻騰與奔跑,去擁抱浩瀚博大的中華文化。 “我很喜歡這次的體驗,它讓我感受到了文化交流的樂趣?!彼硎?,自己愿意投入到每一次訓練與表演中,這讓他收獲良多,倍感自豪。 了解,從加入開始 教室里,Emmanuel坐在電腦前填完了加入舞龍舞獅隊的報名表,問及他為什么決定參加時,Emmanuel爽朗地笑著說,“因為我愛中華文化?!?/p> 三明學院自開始面向海外招收留學生起,始終不忘堅定文化自信,促進文化交流,通過舉辦各類課堂活動、競賽項目,鼓勵留學生積極參與、協作交流,讓他們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舞龍舞獅運動作為我國優秀的傳統體育項目,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廣泛的群眾基礎,這吸引了廣大外國學子的興趣與參與,他們表示,“從前我只是帶著好奇進入了訓練中,不懂這項活動背后的意義所在,但參與后我就明白了中華文化為何如此博大,如此耐人尋味?!?/p> 來自尼日利亞的Adekunle在決定參加前就已經對舞龍舞獅文化有過些許了解?!拔铱粗曨l里的兩頭獅子,伴隨著中國鑼與鼓的奏樂,在22個高低不等的金黃樁木上時而騰躍時而伸展,實在是惟妙惟肖、逼真至極?!彼硎?,龍獅表演的靈動吸引著他去了解更多,去探尋一只只彩布條獅子下,蘊藏著的中華智慧。 協作,感受中國美 當一條條金色長龍在會場上翻騰起舞,一只只赤色獅子在綠地里搖頭擺尾,這背后的辛苦付出,Emmanuel算是狠狠地親歷了一把。 初入龍獅隊,語言障礙就是第一道關?!拔覀冇袝r會因為交流不便,造成一些麻煩,像中國學生表達時會緊張、外國學生聽講時理解有誤等,這是難以避免的?!饼埅{隊指導老師、體育與康養學院教師宋梁回憶道,“但好在體育本身更多是肢體的展示,這大大緩解了我們前期訓練時的困難。” 體育與康養學院龍獅隊采用的是“以老帶新”的教學模式,即老隊員率先動作示例,留學生們觀看模仿。站立、下蹲、跳躍、伏身,整齊流利的動作展示搭配幾句簡單易懂的中文講解,就構成了留學生們學習交流的全過程。“長期的協作磨合下來,我們與中國同學越來越默契,一個大拇指與一次會心一笑,就意味著我們的動作越做越好,訓練漸入佳境。我還從舞龍舞獅訓練中新學了不少中文,對中華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Emmanuel說道。 龍獅隊匯集了眾多二級學院的學生,他們來自不同專業、不同班級,為了讓訓練更有效更規范,隊員們常常要犧牲大量課余時間來辛苦練習,有時結束了一天繁忙的課程后還要再趕往場館,訓練至深夜。Lilith笑著感嘆,“印象最深的就是在訓練結束后回宿舍的路上,與我相伴的,只有空中的星星了。” 同隊的Adekunle負責的是獅子尾巴,由于獅尾的位置偏低,他很多時候需要開弓步站,再把腰彎下近九十度。有時要做麒麟步或吊步時,他還要讓其他同學踩在腿上或肩背上。如此動作到結束時,他常常感到腰酸腿疼。他對此感嘆道,“那時我很好奇,為什么舞龍舞獅這么辛苦勞累,中國人還要堅持百年千年地做下來。后來當我知道,舞龍舞獅是中國歷年來期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美好象征,已經成為中華文化的凝聚和積淀時,一股自豪感與使命感在我心里油然而生,如果可以,我希望自己能把它演繹得完美,不辜負這項偉大的運動?!?/p> 傳播,一直在路上 三明學院龍獅隊自2017年4月起,就憑精彩的表演獲得了中國第十屆全國大學生舞龍舞獅錦標賽、“志雄杯”國際民族民間龍獅公開賽、“吉田雅格杯”舞龍爭霸賽等的諸多獎項,用“以賽代練”的實踐組織學生參與學校內各類活動的表演式、三明市廣場文化節等活動,贏得了眾多市民的稱贊,留學生們的加入,更是讓這支中國龍獅隊展現出了別樣的風采。 針對目前在華留學生對中國文化了解不夠深入的問題,三明學院通過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組織留學生到中小學校、福利院、企業單位等地參觀,開展聯歡、比賽等交流活動,鼓勵留學生多加入各類文藝社團、興趣小組等方式,來增強留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讓留學生們零距離體會中國無限的文化魅力,致力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 留學生們是中國文化的閱讀者和傳播者,作為傳播與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窗口,三明學院鼓勵留學生們參與進來,增進他們對中華文化的理解,幫助他們更好地讀懂中國,也讓中外學生“手拉手、心連心”。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