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閩寧團青攜手譜新篇 奏響社會實踐交響曲
2021-08-23 17:14? ?來源: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 責任編輯:王曉瑜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7月26日至30日,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與寧夏職業技術學院團委在寧夏聯合開展“閩寧團青心連心,賡續初心跟黨走”2021年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兩校學生組成“閩寧協作”大學生實踐團(以下簡稱實踐團),結合多個參觀點,深入農村,走訪基層,圍繞黨史學習教育理論、民族團結政策等內容展開宣講,立足地方特色,助力鄉村振興,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效果顯著。 續譜山海情 奏響共建曲 7月26日,實踐團在寧夏職業技術學院舉行開班儀式,并簽訂兩校共青團協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圍繞高校共青團改革、黨建帶團建、宣傳思想文化、志愿服務、閩寧高校共青團攜手共建等方面工作開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合作。簽約儀式上,“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在寧夏職業技術學院正式掛牌。 共青團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委員會與共青團寧夏職業技術學院(寧夏開放大學)委員會在銀川簽署框架協議。 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在寧夏職業技術學院成立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 此次共建活動是新形勢下加強東西部地區高校共青團建設、創新共青團工作的新探索,將進一步推動閩寧高校共青團協作再上新臺階、取得新成效,實現兩地高職院校發展的新跨越,有效發揮高職院校服務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能力。 攜手直播助農 奏響振興曲 “天下黃河富寧夏,寧夏枸杞甲天下——你們看,寧夏的枸杞皮薄、肉厚、籽少、甘甜,品質不同于一般枸杞,不僅味道好,藥用價值還很高,因為它們是用黃河水混合含礦物質的水來澆灌的......就在今天,只有我們直播間才有的美麗價格,送親朋,送好友,你們值得擁有!快點擊屏幕下方的小黃車,買它!買它! ”7月27日,實踐團在銀川市閩寧禾美電商扶貧車間開展“直播助農促發展,鄉村振興青春行”直播帶貨活動,推廣寧夏特色農產品,助力鄉村振興。直播間開播不到一小時就獲得近5萬點贊數,閩寧兩地團員青年高頻互動,社會反響熱烈。 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和寧夏職業技術學院的團員主播們在推薦特色農產品。 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王鈺瑩同學在直播活動結束后,深深緩了一口氣,激動地說到:“今天我經歷了第一次直播,深切感受到直播沒有想象中的那樣輕松,需要非常強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臨場反應力。看到有人購買了直播產品,很高興,覺得能夠幫助到村里的老百姓。” 追溯長征記憶,奏響感恩曲 7月28日,實踐團來到中國工農紅軍一、二方面軍會師點——將臺堡,追溯火紅的長征記憶,與革命精神做了一次跨躍時空和地域的深情連線。 實踐團在將臺堡紅軍長征會師紀念碑前敬獻花籃,向先烈鞠躬,向忠魂致敬;翰墨碑林的墨寶,讓大家見證當年紅軍會師壯舉,見證英雄先烈們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的長征精神;三軍會師紀念館里陳列著紅軍留下的飯盒、水壺、手雷、桌椅,無不傳遞著將臺堡“火紅”的歷史印記;《緬懷先烈 不忘初心 走好新的長征路》專題微黨課讓隊員們在“閱讀”過長征歷史之后,對長征精神的深刻內涵和時代價值有了更加系統的認識。 實踐團在將臺堡紅軍長征會師紀念碑前敬獻花籃、向先烈鞠躬。 此次追溯長征記憶之行,讓隊員們在身臨其境中接受了一次思想和心靈上的“必修課”洗禮,激發出心中的最淳樸的家國情懷,感恩之心油然而生。長征路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紅軍戰士永遠地倒下……長征路是一條血淚之路,一條無畏之路,一條豐碑之路!大家感嘆美好生活來之不易,是每一位革命者用鮮血換來的,是每一位犧牲的戰士用生命換來的,是每一個有信仰的中國人克服了千年萬難換來的。 弘揚脫貧攻堅精神,奏響服務曲 “平展展的路鋪到了門上,綠蔭蔭的樹種滿了山上,亮堂堂的房家家能住上,清涼涼的水甜到了心上”剛走到西吉縣馬蓮鄉南川村村口,就聽到一群小朋友在嬉鬧玩耍,哼著歌。2020年11月16日,西吉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固原市文聯推出這首脫貧攻堅主題歌曲《翻越》,用音樂講述中國脫貧攻堅的“固原故事”。7月29日,實踐團來到西吉縣馬蓮鄉南川村實地調研,探尋西吉縣脫貧故事。 在村長的帶領下,實踐團走訪了帶動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明星”企業“四豐萬畝綠源家庭農場”,看望南川村的脫貧群眾,開展了“我為群眾辦實事”志愿服務,幫助他們清掃房屋、田間勞作等,并舉行了學習用品捐贈儀式,用心用情用力為南川村的村民辦好實事、解難題。 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為南川村小學生捐贈學習用品。 在西吉縣馬蓮鄉南川村黨建活動室里,實踐團為當地村民講黨史故事,與當地村民共同演唱經典紅色歌曲、體驗紅色小游戲等,開展了一場具有鮮活生命力的黨史學習教育。質樸純真的南川村小學生們表演手勢舞《聽我說謝謝你》,認真可愛的表演讓隊員們心潮感慨、熱淚盈眶。 南川村小學生們表演手勢舞《聽我說謝謝你》。 今年是建黨100周年,也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現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起步之年。通過本次實踐,實踐團隊員們更加堅定全面鄉村振興的信心,紛紛表示要積極弘揚脫貧攻堅精神,銳意進取、奮發有為,學好黨史國史,牢記初心使命,積極共續山海情、書寫中國發展畫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翻越六盤山,奏響傳承曲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六盤山被譽為勝利之山,見證了紅軍長征的勝利和中國革命的重要轉折,它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也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三軍會師地之一。7月30日,實踐活動最后一站循跡六盤山,重溫紅色經典,傳承革命精神。 換上軍裝,扛起軍旗,隊員們斗志昂揚,氣勢如虹,整齊的隊列朝著山頂邁進!沿著“紅軍小道”一路攀爬,隊員們被“紅軍小道”上各種場景的雕像群深深吸引,與“血戰湘江、突破烏江,遵義會議、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艱難草地行、會師臘子口”等場景合影,探尋著當時的紅色記憶。在歷史場景的激勵和鼓舞下,隊員們紛紛表示要在新的歷史時期,堅持黨的領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銘記紅軍豐功偉績,弘揚偉大長征精神,爭做紅色基因傳承人,勇走新時代長征路,做讓黨放心的下一代。 實踐團還原遵義會議場景合影。 紅軍長征紀念館里,群雕和大型油畫相得益彰,生動再現了紅軍翻越六盤山的壯觀場面。悠長的廊道,陳列著昔日紅軍的行軍歷程和物資設備,泛黃的書信、老舊的彈袋、陳舊的槍盒、破爛的草鞋、皺巴的衣物……偉大長征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紅色基因和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深深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是中國共產黨人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強大精神動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夢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黨的百年華誕之時,我有幸參加了本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通過這次活動我深刻領悟到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是黨心所向、民心所依。跟隨黨的腳步,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也同樣需要青年人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學生楊田說到。 “我們沿著當年紅軍走過的足跡,接過他們手中的長征接力棒,開啟我們這一代人的新的長征路。我們的任務就是沿著偉人指引的方向,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使命,向第二個一百年的目標奮斗。作為偉大洪流中的一員,唯有將自己化身為一顆螺絲釘,做好新時代的學生工作,才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寧夏職業技術學院團干部景六平說到。 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團委書記陳慧在交流活動中談到:“在響應中央號召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我們學院的青年團員理論學習一直保持在前列,但學習不應該只停留在書本上學,更要在生活中學、在實踐中學。我們認為,新時代的青年們要立足當下,多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去了解真正的中國,自覺地扛起社會責任,這才是青年黨史學習教育的最終落腳點。我們希望借此活動,青年團員們能感受閩寧深深的山海情,回顧黨員前輩們走過的路,在力所能及中幫助鄉村振興,深刻體驗奮斗的意義。” 25年來,閩寧兩省區聚焦脫貧攻堅、加強長期協作、實現互利共贏,集中財力、物力、人力向貧困發起總攻,推動寧夏堅決打贏了脫貧攻堅戰,見證了一段跨越時空的“山海情”。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承載著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期望,也映射著閩寧兩省區的深情厚誼。下一步,兩校團委將以志愿服務項目為牽引,創立“閩寧協作”職教服務品牌,搭建閩寧青年志愿服務平臺,開展有針對性和更具精細化的服務項目,打造閩寧特色共青團建設高校樣板。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