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學院:借紅色文化之力,鑄思政教育之魂
2021-07-15 16:11? ?來源:三明學院 責任編輯:陳東旭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近年來,三明學院緊緊抓住思政課教學“主渠道”、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以及各專業課“課程思政”協同育人平臺,構建形成理論主課堂和實踐大課堂貫通的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新時代地方紅色文化育人模式。 用好三明“紅” 創新“三進教學”育人鑄魂 “紅色永安是原中央蘇區縣,是中央蘇區核心區域的重要行政建置縣……”近日,中共永安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鄭毅受邀為三明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學子們講授紅色歷史。學校將三明紅色文化資源滲透于課堂教學,使之“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 著眼教學之“本”,三明學院凝煉三明紅色文化“進教材”。學校充分利用地緣優勢,挖掘、提煉三明本土紅色文化資源,組織編寫校本教材《三明紅色文化讀本》(大學版),開設校本課程,形成 “思政課+”模式。 著力教學之“法”,三明學院精取三明紅色文化“進課堂”。學校發揮紅歌、紅色讀物、紅色旅游、紅色家訓等作用,將紅色文化納入課堂教學體系中,幫助學生了解黨史國情,認識三明紅色文化的豐富內涵。 聚焦教學之“效”,三明學院推進三明紅色文化“進頭腦”。學校思政課教師們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三明紅色文化歷史,了解紅色基因的形成和發展,增強對紅色基因傳承的洞察力和領悟力。 繪好“同心圓” 建立“三全育人”立體網絡 革命遺址遺跡實踐教學基地,“VR體驗”式現場教學,“重走長征路、重溫革命精神”專題實踐調研……三明學院充分利用三明紅色文化資源,多載體、多渠道、多形式構建“紅色共同體”,實現“課內教”與“課外延”的統一。 三明學院通過組織開展專題實踐調研活動,實地考察三明紅色文化遺址,參觀革命紀念館,走訪革命歷史的親歷者或革命后代,讓學生感受革命先輩們崇高的革命理想。 通過組建大學生藝術團,三明學院定期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活動。學校緊扣特殊時間節點,大力開展紅色影片觀看、紅歌比賽、紅色演講征文等“唱響風展紅旗如畫”品牌校園文化系列活動。 練好“合”字訣 構架“四個協同”聚力發展 思政育人體系不夠健全、合力不足是眾多高校都存在的問題,以問題為導向,三明學院發揮研究平臺、教研團隊育人優勢。創新集體備課方式,建立“課程組備課——暑期封閉式全員備課——每月一次集中備課——兄弟高校、三明市大中小學手拉手備課”機制,及時解決教學中的困惑、疑問,深化對具體問題的理解,將研究平臺、教研團隊優勢轉化為育人優勢。 三明學院充分利用三明紅色文化的資源開發系列通識選修課,開發《走進三明》《三明紅色經典故事導讀》《三明紅色藝術作品賞析》《永安抗戰文化記憶追尋》等課程,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三明紅色文化的“源、根、魂”。同時,學院建立嵌入紅色文化元素的實踐育人基地,以遺物、遺址等革命歷史遺存與紀念場所等紅色資源為載體,挖掘其育人價值,讓大學生走進融知識、文化與教育為一體的紅色第二課堂。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