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師范大學法學院黨委:黨建引領促發展
2021-07-14 16:42? ?來源:閩南師范大學 責任編輯:陳東旭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作為首批“全省黨建工作標桿院系”培育創建單位,閩南師范大學法學院黨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充分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黨建與事業發展深度融合,構建了全領域統籌、全覆蓋推進、全方位引領的“大黨建”“大思政”工作格局,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學院高質量發展。 建立工作機制 學院黨委始終把制度建設作為根本性、先導性建設來抓。一是建制度。在嚴格執行上級黨組織有關制度的基礎上,先后制定、修訂了學院黨委會、黨政聯席會議議事規則、宣傳陣地管理等規定;結合實際制定出臺了《法學院黨支部考核細則》《法學院黨員考核細則》,進一步規范和細化考核指標,強化黨建工作考核與結果運用機制,不斷夯實制度基礎,加強黨建工作機制建設。二是亮身份。學院全面推行黨員亮身份制度,做到黨員照片、姓名、職責職務、聯系方式 “四公開”。通過舉辦“亮身份、立標桿、作示范”“黨員在您身邊”“黨員標桿示范宿舍”等形式靈活的各類創建活動,師生黨員佩戴黨徽,辦公桌或服務臺擺放“黨員先鋒崗”標示牌亮明身份,倡導“我是黨員我先上”工作理念,積極引導師生黨員做新思想的踐行者和傳播者,做新時代的奮斗者和建設者,做新風氣的倡導者和示范者。三是做承諾。學院黨委探索建立黨員承諾踐諾制度,注重在重大節點重大事件上進行黨史教育和黨性鍛煉,如組織師生黨員祭掃烈士陵園、參觀紅色革命教育基地時重溫入黨誓詞,在學雷鋒活動月、教師節等重要節點簽訂《師德師風承諾書》《黨員承諾書》等,積極引導廣大黨員“承諾亮出來、形象樹立起來、責任擔起來”,進一步增強了師生黨員責任感使命感。 夯實工作基礎 學院黨委將學習好貫徹好《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作為重點,扎實做好抓基層、打基礎的工作,使每個基層黨組織都成為堅強戰斗堡壘。一是優化支部設置。調整、優化支部人員設置,以系、科研團隊、研究平臺為載體對教工支部進行設置調整。每個支部成員研究方向相近、人員在10人以內。支部“雙帶頭人”實現百分百覆蓋和年輕化。不斷拓寬支部服務對象和服務內容,提升支部戰斗力和凝聚力,學院3個黨支部獲評福建省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二是建強陣地載體。學院黨委不斷強化支部戰斗堡壘作用,激發支部黨員牢固樹立“一名黨員一面旗幟,一個支部一個陣地”意識。學院官微“閩南師范大學法學院”設置“黨旗飄揚”“支部風采”“青春向黨”“紅船揚帆”等專欄,定期舉辦“支部好案例”“書記好黨課”“黨員好故事”等征集和展評活動,黨支部通過“主題黨日”、“志愿者日”等各種形式開展黨員服務,內容從進農村進社區“一村一法治”“精準普法一對一”到助推地方政府“依法治縣”,從建立鄉村振興戰略大講堂、講習所、法治漳州研究中心以及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到參與地方治理專題調研,撰寫調研報告或藍皮書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從開展各類學生課業專題輔導、法律咨詢和援助活動再到助力抗擊新冠疫情,黨旗始終在抗擊疫情前線、服務師生一線高高飄揚。三是強化掛鉤指導。不斷完善黨員領導干部和黨員學科骨干掛鉤指導工作機制。學院班子黨員干部掛鉤1個支部(1個班級或1個學生宿舍),掛鉤指導入黨積極分子,聯系民主黨派和教師;每個支部都有資深的黨員學科科研骨干配合工作;采用“雙班主任”工作制,學院黨委班子和科任老師共同擔任學生班級的班主任,進一步促進師生的溝通和了解,“真掛鉤、掛真鉤、掛鐵鉤”服務學生成長成才。 “一村一法治宣傳員”志愿服務隊 凝煉黨建特色 一是打造“紅船工作室”。學院黨委以“紅船精神”為內核,完善“知識教育+思政教育”自然融合,形成“黨建+課程思政”“支部+科研團隊”合力,工作室設置“課程思政”、“科研育人”和“踐行初心”3個工作坊,挖掘“紅船精神”在閩區域的創新與弘揚,聚焦研究紅船的創新精神與中國治理領域中的抗疫、鄉村振興、反腐倡廉、教育治理等實踐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挖掘其精神內涵、歷史意義與時代價值。依托鄉村振興研究院、漳州法治研究中心等平臺,加強同地方政府及區域合作,提升教師科研服務能力,著力推動學院黨建工作和學科建設再上新臺階,實現學院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雙融合、雙促進、雙提高。學院“紅船工作室”被中新網、閩南日報社等多家主流媒體宣傳報道。二是實施“黨員先鋒工程”。以點帶面發揮黨員教師的先鋒模范作用,倡導教師黨員針對學生成長需求,為學生提供專業輔導、學業幫扶、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等各類講座、沙龍、論壇。學院班子成員、黨支部書記以及師生黨員定期上黨課,不斷提高全院師生的思想覺悟和凝聚力。通過“黨員先鋒工程”,學院師生黨員們踴躍投入到服務地方建設和治理當中去,研制以市級為主線,覆蓋縣、鄉鎮和村莊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開展系列普法宣法服務。學院黨委被評為“福建省優秀基層黨組織”,學院推送的黨員好故事入選《福建省黨建工作“三個好”專輯匯編》,學生支部獲福建省高校黨支部“立項活動”一等獎,21位教職工榮獲省、市、校級“優秀共產黨員”或“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 “紅船工作室”揭牌暨“中國特色治理”課程思政建設專題會 破解突出難題 學院黨委堅持強化問題意識和責任意識,在破解難題中砥礪初心、勇擔使命。一是構建融合機制破解“兩張皮”難點。學院黨委持續突出政治引領,積極構建“五位”(基層黨組織、教學團隊、科研團隊、黨員先鋒工程、研究創新平臺)“一體”(黨建與教學科研服務深度融合)教學科研服務融合機制。以黨支部為核心,依托教學系,帶動全體教師融入到教學、科研、服務中,實現系、團隊、創新平臺各環節一站式、無障礙、全方位、全覆蓋的聯動模式,有效破解了高校黨建和業務工作中重業務輕黨建、“兩張皮”現象,相關探索榮獲2019年度全省黨建課題調研優秀成果三等獎。二是多措并舉破解“課程思政”難題。學院黨委不斷強化政治建設,積極推進思政課程改革和課程思政建設,以“中國特色治理”課程思政建設為牽引,在全校率先開展“課程思政”探索,聘請上海市委黨校顧美華教授等一批校內外專家,通過與中央黨校政法教研部聯合舉辦“健全合憲性審查機制”研討會、“北大清華博士與新生面對面沙龍”等,組建了一支黨員骨干教師課程思政團隊,培育發展了一批課程思政“一流課程”,推出一批課程思政教研學術成果,舉辦了一系列課程思政教研論壇。在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一系列實踐探索中,較好實現了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黨建質量全面創優全面提升,為學院“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提供了堅強保證。 高峰論壇研討會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