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大學學生社區紫荊園32#B黨支部:讓黨旗在學生社區高高飄揚
2021-07-14 16:39? ?來源:華僑大學 責任編輯:夏慶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一、背景起因 2004年,華僑大學黨委決定探索黨建工作進學生社區,成立學生社區黨工委,在各樓棟創建“樓棟黨支部”,將學生社區黨建工作作為學院學生黨建工作的拓展、延伸和補充,讓學生黨員在學生社區發光發熱,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學生社區紫荊園32#B黨支部是在社區黨工委領導下的一個樓棟臨時支部,該支部以旅游學院學生為主,兼有政管、美術等專業學生,目前有黨員20人。針對不同專業學生平常交流偏少、黨員發揮作用機制不暢通以及黨員考核管理抓手缺失等問題,依托學生社區黨建服務積分制度,以“宣傳員”、“信息員”、“助理員”、“聯絡員”和“服務員”等角色統籌開展學生社區黨建活動,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增強學生遵守校規校紀和社區管理規定的意識,建立健全了科學有效的管理考核長效機制。 黨員樓棟值班崗 二、主要做法 黨支部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黨員在行動系列活動”為載體,推動支部黨員積極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支部依托黨建服務積分制度,通過“宣傳員、服務員、助理員、信息員、聯絡員”等角色的扮演來開展各項活動。近年來,支部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了理論學習、主題講座、宿舍走訪、衛生檢查、公益勞動、紅色觀影、分享討論會、讀書交流會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打造黨建先鋒社區。 爭做“宣傳員”。支部組織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以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等會議精神,積極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牢記黨員的責任與使命,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同時,還開展了社區黨建服務積分活動講解、入黨流程專題講座等具體黨建知識宣傳,幫助入黨學生端正入黨動機,提高樓棟學生的思想覺悟與理論水平。 爭做“服務員”。支部組織黨員志愿者開展迎接新生、走訪新生宿舍活動,幫助新生迅速融入宿舍生活、社區生活,注重建立“有困難找黨員”的幫扶機制,在為新生解決困難的同時,把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舉辦“你來的路,我們都走過”為主題的大學規劃經驗分享會,讓新生能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使他們樹立遠大理想信念。通過開展愛國衛生月活動、打掃樓棟自習室,建立自習室公約,創造一個更加干凈、舒適、整潔的學習環境。在服務老生的過程中,舉辦考研考公分享會,邀請考研成功的同學為大家解答相關疑惑,交流經驗,為樓棟同學提供學習交流的平臺。 黨支部舉辦時政學習及考研考公分享會 爭做“助理員”。支部積極參與學生宿舍的各項管理工作,安排黨員協助樓管門崗管理,協助處理樓棟突發事件;開展樓棟座談會,發揮黨員的帶動作用和示范作用,帶領樓棟學生學習社區管理規定,對于違規違紀學生耐心教育,使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以身作則。定期走訪宿舍,對在宿舍使用違規電器、校園貸及電信詐騙等均進行專門的提醒,敲響校園安全警鐘。 爭做“信息員”。通過舉辦以“大學一家親”為主題的談心會,深入了解樓棟學生關心話題,促進學生的溝通與交流,搭建師生溝通的橋梁。安排黨員關注掌握各類特殊學生的動態信息,關心學生身心健康。組織觀看紅色電影,教育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以實際行動聽黨話、跟黨走、報黨恩。 黨支部成員紅色觀影合照 爭做“聯絡員”。支部積極營造溫馨、和諧、友愛的樓棟氛圍,做好上傳下達的“聯絡員”。參與調解宿舍鄰里糾紛,促進樓棟成員交流,鼓勵學生為樓棟各項事務建言獻策。通過開展座談會、交流會、分享會,切實解決學生的日常生活疑惑,為同學們排憂解難,聽取他們的建議,反饋他們的意見。 黨支部開展新生座談會、談心會 三、主要成效 搭建了黨員學習交流平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宣傳黨的大政、方針、政策,積極參與時政熱點討論,提升了黨員學生的政治素養和理論水平,在樓棟掀起了新思想的學習高潮。及時解答學生入黨過程中的一些困惑與問題,端正入黨的動機,學習型支部建設成效顯著。 發揮了支部戰斗堡壘作用。黨支部以服務學生為切入點,以老生與新生、黨員與入黨積極分子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各項活動,黨建工作同日常工作的融合不斷深化。支部積極引導學生自覺遵守校規校紀和社區的管理規定,增強維護公共秩序的意識,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支部通過各種公益服務,幫助學生答疑解惑,在服務過程中發揮育人功能,在育人過程中提升服務質量,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和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 強化了黨員“為民服務”意識。宿舍作為校園生活的主陣地,支部通過座談交流等活動,增進了不同班級、不同專業、不同學院學生交流,積極營造了諧友愛的樓棟氛圍。通過“以老帶新”,不僅能使新生盡快地適應校園生活,也能讓新生向優秀學長和優秀黨員看齊,讓廣大新生充分感受到集體大家庭的溫暖,更好地適應新的學習生活環境。支部廣大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主動作為、勇擔使命,黨建育人機制不斷完善,服務學校人才培養目標成效顯著。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