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知識進校園,攜手護航促成長
2021-05-16 21:54:29? ?來源:福建學生資助 責任編輯:大學城頻道趙海霞 我來說兩句 |
海峽教育報訊 “金融知識進校園”活動是構建發展型學生資助體系“三行”活動之一,是落實精準資助、資助育人工作的重要載體。近日,我省多校開展“金融知識進校園”活動,有效增強了師生金融安全意識和風險防范能力。 漳州衛生職業學院 為加強大學生的金融安全教育,防范校園金融詐騙,普及金融知識,提升大學生金融風險防范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共筑平安校園,日前,漳州衛生職業學院舉辦“金融知識進校園”主題講座,學工隊伍所有老師及學生代表參加講座。 講座圍繞“校園電信詐騙辨識”“校園非法集資辨識”“校園不良網貸辨識”“理性科學資金計劃”四方面,給大家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金融知識課,現場氣氛熱烈活躍。講座中,主講老師提醒同學們要樹立正確消費觀念,增強誠信意識和對不良校園貸的防范能力。 (通訊員:邱雅青) 福建工貿學校 日前,福建工貿學校舉行“金融知識進校園”主題活動,邀請了福建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林相關工作人員走進學校開展金融知識專題講座,同時為學校三年級學生詳細介紹“福建省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政策。 活動旨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金融消費觀念,提高金融風險的辨別、防范能力。講座圍繞“預防電信(網絡)詐騙小知識”、“防范校園貸”、“銀行卡買賣(租借)風險”、“福建農信助學”四個方面展開。講座利用微電影、案例短片等形式向同學們講解“校園貸”的危害,以及生活中“銀行卡買賣(租借)”和電信網絡詐騙的案例,讓同學們深刻認識到金融風險就在身邊,樹立防范意識。 金融知識宣講過程中,工作人員特意從學生“保護自己”的角度出發,重點圍繞賬戶被他人使用風險、銀行卡買賣危害等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講解了各類電信網絡詐騙的典型案列,分析了當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分子慣用的手段和預防電信網絡詐騙的主要方法。同時動員學生告知家長,不要向他人出租或出借自己的身份證件、銀行賬戶等,不要相信高利回報的投資,不要輕易通過網銀、手機銀行、電話等方式向陌生賬戶匯款或泄露本人身份信息,理性消費,拒絕“校園貸”。 (通訊員:吳婧芳)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