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宣傳在路上 鄉親求學把心安
2019-09-02 17:46:25? ?來源:福建學生資助 責任編輯:趙海霞 我來說兩句 |
海峽教育報訊? 日前,我們向廣大參與本次“三行”活動的學生資助政策宣傳員們開放了投稿平臺,希望大家能夠根據國家資助政策宣傳對象走訪實錄,對本次宣講活動走訪片段進行特寫,體現自己的真情實感的同時,對活動開展的重要意義能夠有更深層次的體會和認識。 本期我們來看看資助宣傳員們的走訪心聲吧! 福建工程學院嚴晶同學: 資助政策鄉村行,這不單單是一次難得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同時也是一次傳遞愛和溫暖的活動。經過學校的選拔、培訓及考核,我很榮幸成為此次鄉村資助政策宣傳員。出身農村的我在高中及大學也受到了國家資助政策的幫助,我更應該憑借本次機會,回到家鄉,為大家帶去國家資助政策的溫暖。 在入戶宣傳過程,家長都對我表示了歡迎,正是他們的熱情讓我更加深切地體會到了我身上的使命。我拜訪的第一戶人家,他們的孩子剛剛經歷高考,女孩對于我的到來顯得開心又不安,她稍帶激動的接過小禮品隨后坐在一旁靜靜的聽我和家長的對話。了解了他們家的基本情況和孩子在學校受資助的情況,我們詳細介紹了國家資助政策,對孩子開學后能在學校可接受的資助項目,家長聽的很認真,對孩子的未來充滿了期許。 隨著宣傳活動的深入,我不禁感慨國家的資助政策讓眾多經濟困難家庭重新點燃了希望之火。作為一名資助政策宣傳員,能夠將相關信息傳遞給需要的人們,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福建工程學院陳燕玲同學: 走訪中,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那位鐘同學。在來到鐘同學的家的路上,我們通過村里負責資助這一塊的負責人那了解到,她的雙親在她小時候已經去世,現在與她的奶奶相依為命。 入戶后,我們詳細宣傳了國家資助政策,并將入戶宣傳情況表拿給鐘同學并在旁邊指導她進行信息的填寫。讓他們不再因為負擔不起學費而感到擔憂。聽了我們的宣傳之后,鐘奶奶的臉上也浮現出了笑容,我們看到一位年邁的奶奶在看到自己的孫女能夠安心的上大學而露出的喜悅的笑容,內心深處就有了深深地觸動。 這是我第一次成為資助政策志愿者,當看到受訪對象臉上那最燦爛的笑容時,能夠將這樣的溫暖帶到她們身邊,這讓我感到十分的榮幸!不再為學費問題擔憂的學子們,一定要心懷感恩,努力學習! 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陳余同學: 在為期3天的入戶走訪宣傳活動中,我和小伙伴們共走訪了五戶人家。走訪中我們詳細了解受訪對象家庭經濟情況,將宣傳的重點包括生源地助學貸款、國家助學金、勤工助學以及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校內獎助學金等一系列獎助政策,鼓勵受訪同學能在大學好好學習,將來為改善家庭經濟情況而努力。 3天的時光轉瞬即逝,在這次活動中,我受益良多,每一次的宣傳,每一戶的交流,都給自己深深的觸動。我也會邀約更多的像自己一樣也是受到國家政策資助的大學生同學,利用暑假時間回到家鄉,回到農村積極宣傳國家資助政策,提高資助政策在農村的知曉度,不再讓家庭經濟困難學子為學費而擔憂! 福建華南女子職業學院曾琴香同學: 炎炎夏日,作為一名“資助政策鄉村行”活動宣傳員,我深知這是一次難得的社會實踐機會,所以打從心底里珍惜。我認真參加學校統一組織的培訓,順利通過考核并拿到合格證書。走訪中,我在受訪家庭中詳細講解國家、省級、學校實施的各項資助政策,并鼓勵家長支持子女接受更高層次教育,消除他們的經濟顧慮。 歷時一周的鄉村行活動圓滿結束,從一名受助者變成宣傳大使,這是一個很奇妙的過程。剛成為宣傳大使時我還感覺忐忑,當真正入戶走訪時,我便全情投入,想讓資助政策能夠真正的幫助到受訪家庭,能夠順利完成學業。 閩南理工學院俞麗萍同學: 在活動中,宣傳員們在炎炎烈日下走訪了十幾戶經濟困難家庭,將國家資助宣傳冊送到他們手中,以心交心,與學生家長嘮家常,了解了受訪同學家庭的收入情況、學生獲獎助貸情況以及勤工儉學情況,并結合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發放的材料,向本地部分貧困中學生宣傳莆田市學生資助政策,如實填寫《福建省資助政策鄉村行活動入戶宣傳情況表》。 “壯闊東方潮,奮進新時代",通過此行,我對國家資助政策對于廣大經濟困難家庭的意義有更深的認識,不讓一個孩子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這是國家的莊嚴承諾!在宣傳資助政策的路上,我們永不止步。 陽光學院謝珠瑩同學: 作為一名受到國家助學政策幫助的大二學生,很榮幸能夠成為“資助政策鄉村行”政策宣傳活動的宣傳員。回到自己的家鄉永泰縣,和來自省里其他學校的資助宣傳員們一起組成走訪小隊,將國家資助政策送到田間頭。 雖然下鄉的時候天氣炎熱,走的路程很遠,活動很累,但是最后看到家長和同學們對國家、對學校的資助政策,從不太了解到變得清楚,我們覺得很開心很欣慰。如果能夠幫助他們成功申請,我們就實實在在為鄉里鄉親盡了自己的一份力!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