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學生餐發展論壇在榕舉行
2019-07-23 20:55:59? ?來源:中國學生資助 責任編輯:趙海霞 我來說兩句 |
海峽教育報訊? 2019年7月20日,由中國學生營養與健康促進會學生餐分會主辦的第一屆學生餐發展論壇在福州舉行。國家衛生健康委食品司食品營養處處長徐嬌、中國學生營養與健康促進會會長陳永祥、教育部教育督導局(全國學生營養辦)副調員宋師亮、福建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學生營養辦副主任)張春生出席會議并致辭。來自全國疾控系統、教育部門、高校、學生餐企業和部分學生餐分會委員共計300余人參加會議。 現場? 圖:姚興榕? 國家衛生健康委食品司食品營養處處長徐嬌致辭 圖:姚興榕 中國學生營養與健康促進會會長陳永祥致辭?圖:姚興榕 ? 教育部教育督導局(全國學生營養辦)副調員宋師亮致辭? 圖:姚興榕 福建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學生營養辦副主任)張春生致辭 圖:姚興榕? ? 參會人員? 圖:姚興榕 本次論壇圍繞主題“學生餐的營養均衡”開展交流與研討,分享國內外學生餐均衡膳食的理論實踐和科學管理理念,探討中國不同地區學生餐現狀和發展趨勢,探索新時期學生餐管理規范和發展前景,加強基層學生餐先進經驗交流,促進全國學生餐事業科學合理發展。 國務院近日印發《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國家衛健委徐嬌處長首先解讀了“健康中國”之合理膳食的策略。她指出,合理膳食是健康的基礎,要實施貧困地區重點人群營養干預,學生餐是改善貧困地區學生營養狀況的重要措施。原教育部體衛藝司廖文科巡視員則重點解讀了今年由三部委聯合發布的《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明確中小學一般不得在校內設置小賣部、超市等食品經營場所,并避免售賣高鹽、高糖及高脂食品。 原教育部體衛藝司廖文科巡視員解讀《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 圖:姚興榕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盧邁副理事長介紹了兒童早期發展與國際人力資本的關系。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馬冠生教授和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張倩研究員則分別就中國城鄉學生餐現狀和學校供餐的國際經驗做了詳細介紹。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盧邁副理事長介紹兒童早期發展與國際人力資本的關系? 圖:姚興榕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馬冠生教授介紹中國城鄉學生餐現狀? 圖:姚興榕 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張倩研究員分享學校供餐的國際經驗? 圖:姚興榕 下午論壇重點交流了各地學生餐的先進經驗。福建省學生營養辦鄭永紅副研究員和內蒙古自治區學生營養辦德力格爾教授就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地方試點和國家試點情況分別做經驗介紹。安徽省靈璧縣張安文副縣長、北京市疾控中心趙耀主任醫師、平湖市學生營養與健康促進會胡承康副會長則分別介紹了三地在學校供餐以及學生餐在學校的推廣的經驗,中國營養學會王曉黎部長介紹了如何通過營養師進校園來推動學生餐健康發展。 福建省學生營養辦鄭永紅副研究員就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地方試點福建模式介紹 圖:姚興榕 內蒙古自治區學生營養辦德力格爾教授就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國家試點內蒙古經驗介紹 圖:姚興榕 學生餐分會張倩主任委員做會議總結,她指出,學生餐是一件意義非凡、利國利民的重大舉措,學生餐的發展需要教育、衛生以及社會各界多部門的共同促進,學生餐的營養、健康可以促進兒童健康成長。 學生餐分會張倩主任委員做會議總結 圖:姚興榕 相關鏈接 2013年至2018年,我省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累計財政補助資金132069.475萬元,受益學生1524995人,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補助累計財政補助資金6299.95萬元,受益學生56039人。2018年初,我省印發了《福建省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2018—2020年)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按照"政府主導、試點先行、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的原則,在保障食品安全和資金安全的基礎上,完善和推進全省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不斷提高學生營養健康水平。到2020年,建立健全各級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領導小組及其辦公機構,配齊配足工作人員,建立健全“集中采購、統一配送、協同監管”的食品食材采購管理制度、監督制度和考核獎勵機制,健全檔案管理,建立可支持移動終端應用的信息化管理系統,提升食育科普和營養監測水平,義務教育學生的營養狀況得到顯著改善。幾年來,相繼開展了機構標準化建設、檔案歸整、專項治理、宣傳育人、課題研討等一系列促規范、惠民生舉措,推進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