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發布2019第2號預警
2019-07-23 20:24:42? ?來源:中國學生資助 責任編輯:趙海霞 我來說兩句 |
海峽教育報訊? 在高考錄取、新生報到之際,準大學生們一定要提高警惕。日前,有媒體爆料在網上搜索國家助學貸款官網時,卻進入了網貸頁面,在進一步聯系網貸平臺了解情況時,網貸平臺解釋為“詞庫誤觸發”導致的烏龍事件。就此,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近日發布2019年2號預警,提醒廣大學生和家長不要盲目相信網上的借貸平臺,以免誤入非法騙局。 預警具體有哪些內容? 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鄭重提醒廣大學生和家長,尤其是希望通過辦理國家助學貸款上大學的新生:如要申請國家助學貸款,請向戶籍所在地的縣級學生資助部門或就讀高校咨詢辦理,不要盲目相信網上的借貸平臺,以免誤入非法騙局。 目前,針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國家助學貸款有兩種模式,一種是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另一種是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國家助學貸款由政府主導,政策優惠,目的是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入學完成學業。貸款用于交納上學時的學費和住宿費,本專科生每年最高可貸8000元,研究生每年最高可貸12000元,最長貸款期限為20年。國家助學貸款利率為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當期基準利率,不上浮,學生上學期間的利息全部由國家承擔。國家助學貸款是無抵押、無擔保的信用貸款,沒有任何額外的附加條件。承辦國家助學貸款的銀行都是正規的金融機構。 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建議—— 廣大高校新生和家長在申請貸款前,最好能先聯系家庭所在地的縣級教育局學生資助部門或就讀高校,把政策咨詢清楚后再辦理,以免誤入其他網貸。 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提醒—— 廣大高校新生和家長入學之際一定要警惕各種非法“校園貸”“套路貸”“裸條貸”,一定要警惕各種電信詐騙。碰到索要身份證號、銀行卡號、手機驗證碼等信息的,要求繳納費用或在ATM機和網上銀行操作的,請一概不理,以防上當受騙。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