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篇:學生資助,你問我答
2019-07-09 22:34:37? ?來源:中國學生資助 責任編輯:趙海霞 我來說兩句 |
海峽教育報訊? 今年的高考結束了,同學們都在緊鑼密鼓地填報志愿,很快大家就要陸續接到高校錄取通知書啦!小編預祝大家都能順利進入心儀的大學繼續深造!在即將跨入大學校門的時刻,一些家庭經濟比較困難的大學生面對學費、住宿費、生活費發起了愁。為此,“中國學生資助”特地做了《學生資助,你問我答》系列推送,來解決同學們常問的一些資助問題,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我今年考上大學了,但家庭經濟很困難,湊不足學費,怎么辦? 祝賀你考上大學,你在收到高考錄取通知書的同時,會收到一份《國家資助 助你飛翔——高校學生資助政策簡介》,里面詳細介紹了大學生資助政策,這些政策會幫助你解決難題。開學前,你可以到當地資助管理部門申請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幫助你解決學費和住宿費;開學時,你可通過“綠色通道”辦理入學;入學后,你可向學校申請國家助學金、勤工助學等幫助解決生活費問題。 什么是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 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是一種國家助學貸款,它是由政府主導,金融機構向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提供的的信用助學貸款,幫助大學生解決學費和住宿費。在家鄉辦理、不需要擔保或抵押、國家貼息是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的亮點。目前,大部分地區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的經辦機構是國家開發銀行,有的地區是農村信用社等。 哪些人可以申請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 家庭經濟困難、被正規高校錄取,學生本人、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戶籍均在本縣(市、區)就可以啦。 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能貸多少元? 本專科生貸款的額度是每人每年不超過8000元,研究生不超過12000元。 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的利息怎么付? 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利息全部由財政補貼,不用自己支付,畢業后利息由學生和家長(或其他法定監護人)共同承擔。 怎樣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 家庭經濟困難的大學生在開學前向家庭所在縣(市、區)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提出申請(有的地區直接到相關金融機構申請),縣(市、區)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對大學生提交的申請進行資格初審,金融機構負責最終審批并發放貸款。 怎樣償還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 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的還款期限一般按學制加13年確定,最長不超過20年。學生在讀與畢業后3年期間為還本寬限期,還本寬限期結束后,由學生和家長(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按照借款合同約定來償還貸款本息。 大學里的國家助學金多少錢,怎么申請? 本專科國家助學金的平均標準是每生每年3000元,具體標準由學校確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到大學后,可向學校遞交國家助學金申請表,學校會組織開展評審工作。 那么,福建省學生如何完成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呢? 綠色通道、勤工助學具體又是怎樣的呢?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 學生下載“福建助學”APP,通過手機APP在線進行家庭經濟困難認定后,根據認定結果申請相應檔次的國家助學金或其他資助。 綠色通道: 高校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的新生可在開學報到期間,通過高校開設的“綠色通道”先辦理入學手續。入學后,高校資助部門根據學生具體情況開展困難認定,采取不同措施給予資助。 勤工助學: 學校設置校內勤工助學崗位,并為學生提供校外勤工助學機會。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優先考慮。學生參加勤工助學勞動報酬原則上不低于當地政府或有關部門制定的最低工資標準或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 國家助學金: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入學后第一年就可以申請國家助學金,解決在校學習期間的生活費。國家助學金可與國家勵志獎學金同時申請獲得。 國家獎學金: 獎勵特別優秀的學生,從二年級起可申請獲得國家獎學金,獲獎學生獎勵8000元。教育部頒發統一印制的榮譽證書,并記入學生的學籍檔案。 國家勵志獎學金: 品學兼優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從二年級起可申請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獲獎學生獎勵5000元。高校將獲獎情況記入學生的學籍檔案。 國家獎學金和國家勵志獎學金同一年不能同時獲得。 征兵補代償: 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國家資助: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的高校學生,可獲得國家資助。國家補償學生在校期間繳納的學費,或代償國家助學貸款;在讀學生(含新生)服役期間,保留學籍(或入學資格),退役后如自愿復學(或入學),可獲學費減免,每生每年本專科不超過8000元,研究生不超過12000元。 直招士官國家資助: 直接招收為士官的高校學生可獲得國家資助。國家補償學生在校期間繳納的學費或代償國家助學貸款,每生每年本專科不超過8000元,研究生不超過12000元。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